前不久,四川省三台县乡镇干部下村2018-10-31走访贫困户时,有贫困户诉苦说,他家可以做到“不等、不靠、不要”,争取早日脱贫,但有一个请求,就是把他家挂的贫困户牌牌摘下来。(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给贫困户挂“穷牌”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激发贫困户的斗志,争取早日脱贫,这样的好意值得点赞,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群众压力山大的情况,让好初衷变了味。
扶贫先扶志。采取挂“穷牌”的方式,既有利用方便对贫困户的辨识,也能够激发贫困群众“一雪穷耻”的决心,让他们在扶贫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早日摆脱贫困。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挂牌的方式并不少见,这样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还是对扶贫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无漏洞的,还存在很大的“后遗症”,这样的方式当谨慎。
从这名贫困群众的“他家可以做到“不等、不靠、不要”,争取早日脱贫,但有一个请求,就是把他家挂的贫困户牌牌摘下来”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贫困群众内心对这个牌子的不喜欢。
其实,人都是好面子的,即便是贫困群众也是,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穷”暴露于人前,在扶贫的过程中自然会加快行动,甚至是自己没有摆脱贫困也假装脱贫,只是为了不再挂上这个“穷牌”。
或许,“穷牌”在激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却容易消磨他们的获得感,让他们对扶贫产生抵触情绪,反而成为了一种负向的激励,对于扶贫工作并非好事。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