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坚持“绿色”底蕴 建设美丽乡村

[ 作者:莫凤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0 录入:吴玲香 ]

北京、江苏、浙江等多个地区近日陆续召开2018年农村工作会议,围绕本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各地今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10日 新浪财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生态宜居;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以绿色为底色;要追求金山银山,必须建设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绿色”底蕴意味着自然。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但农村面临的资源透支、过渡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面对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压力,急需我们转变思想,摈弃过去要发展不要环境的思想,在绿色发展理念上多下功夫,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风气,扎紧资源滥用的口子,破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难题,还自然以绿色宁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绿色”底蕴也意味着发展。我国农业长期面临着供给质量不善的问题。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但优质的、品牌的不多,与消费者重质不重量的消费理念不相适应。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就是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农业提档升级,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财政补贴政策框架,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贸易政策,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强化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让乡村紧抓绿色发展的机遇,在绿色发展中迎来致富的春天,切实享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经济福利。

“绿色”底蕴更意味着可持续。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就是要从资源节约保护和要素市场配置化上入手,改变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粗狂型发展方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部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粗放的、低质的产业要坚定说“不”;对于破坏农村资源、破坏村容村貌的私搭乱建要坚定的说“不”;对不顾长远发展、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要坚决说“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加大对既能拉动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又要是能保护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环保项目的开发力度;要强化红线保护,对不能占用的保护区农田要切实保护起来,坚决不触碰发展红线;要合理规划农村建设,集中统一建设标准,确保村容整洁、鳞次栉比,形成美丽风貌。只有绿色可持续,才能还后世一片蓝天净土;只有绿色可持续,才能有繁荣振兴的基础。

绿色乡村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只要我们坚定目标,把好舵,一定能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蕴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单位:宜宾市翠屏区环境保护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