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整治农村酒驾问题刻不容缓

[ 作者:李在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0 录入:吴玲香 ]

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目前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然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4月8日 法制日报)

“开车一杯酒,亲人两行泪”,仅今年三月,河北省至少发生三起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十余人伤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据世卫组织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大对酒驾的打击整治力度和醉驾入刑的贯彻落实,目前酒驾问题大为减少,但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酒驾问题,其潜在危害不比城镇地区少。因此整治农村酒驾问题,减少因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和各种损失已刻不容缓。

一、大力重视农村酒驾,加强宣传教育。河北省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酒驾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的淡薄,无论是驾驶人还是家属都存在着农村不查酒驾,路途近等侥幸心理。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组织驾驶人员集中学习、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让道路交通安全的理念能够深入到每一村每一户。

二、开展饮酒移风易俗,建立奖励制度。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酒文化,不论是商务谈判还是朋友聚餐,总免不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在部分农村地区更是盛行“劝酒”,不喝到酩酊大醉的也大有人在,这是一种十分不好的风气,更是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大力开展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因此要积极发挥村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杜绝“劝酒”文化,同时可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营造“守法可得奖”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一年内没有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人员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汽油、食盐、大米等实用物品。

三、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完善监督管理。农村地区酒驾问题的一大难点在于农村警力不足,被监管者分布十分分散,不可能照搬城市的管理治理模式。因此可参考北京的“朝阳群众”模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对疑似酒驾等违法违规的现象积极举报,经公安机关核实后如果属实,对举报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成都市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