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利用党建引领、就业培训、产业带动、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生态补偿、基础设施、住房安全、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举措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为核心,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在全产业链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创业商机,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农民持续长效增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美丽村庄建设。乡村是包括农业经济在内的多元经济类型协同共生的空间,我们必须抓好农业农村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结合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及耕地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结合涵育文明乡风工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弘扬乡贤文化,让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树新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乡村内生治理能力是乡村振兴和保证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完善村务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直接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完善村级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要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合作社整合力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作者系四川省开江县骑龙乡六家坝村支部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