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奔小康而赋予的神圣使命。
脱贫攻坚战自打响以来,相关部门都在努力把政策宣传到位,资金使用到位,扶贫作用发挥到位,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腐败问题,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这让我想到了贵州铜仁的扶贫系统腐败案,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将铜仁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决战区。然而,铜仁的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看成是“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肆意套取、侵吞扶贫资金,影响恶劣。
为何会发生此类案件,笔者认为一是扶贫项目具有无偿性,相关人员心态就会存在问题,比如群众会有“白得”心态,老板会有“无损”心态。二是扶贫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权力不受制约,操作过程混乱。三是监督措施乏力,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而内部纪检组织监督又形同虚设,并且扶贫领域的资金很少有公开公示,公众无从知晓何谈监督。
故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了还扶贫领域一个风清气正,就亟待纪检监督部门加大监督执纪问责,主动扛起责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决战决胜之势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扎实推动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做到深查之,严惩之。主要是要充分发挥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强化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从严从快查处违纪问题,形成震慑,同时还要强化扶贫领域制度体系建设,建立科学有效、操作规范的扶贫工作运行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真正做到公开透明,确保扶贫工作健康有序推进,真正把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成效落实到基层,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者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