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它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一环,它是我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央下大力气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大量的扶贫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然而,一些扶贫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被钻空子,专项资金及补贴被套取。如何让扶贫资金物尽其用,如何避免贪占扶贫资金的现象发生, 成为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重要环节。
扶贫资金每年关系到千万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是脱贫攻坚的“助推剂”, 每年投入的各类扶贫资金“点散、量大、面宽”,为了使扶贫资金的每分钱都用到贫困群众身上,让扶贫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不仅要加强扶贫队伍的自身建设,还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对扶贫工作中的腐败行为零容忍、严惩处,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高对扶贫资金的正确认识,规范扶贫资金的使用,不断推动脱贫攻坚战工作取得胜利。
从内部来讲,要不断加强扶贫队伍的思想建设,紧紧围绕“守纪律、讲规矩”的主题开展廉政教育,不断加强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思”,切实增强干部党纪党规意识;紧紧围绕“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主题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人物、观看腐败案件等方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筑牢“不想腐”思想防线。从外部来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扶贫领域,强化精准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从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紧盯基层党员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等“苍蝇式”腐败,不断健全“不敢腐”机制体制。内外结合,不断筑牢“不想腐、不敢腐”的防线,推进扶贫资金物尽其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侨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