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延伸细查严督的链条压实各级干部的扶贫责任

[ 作者:冯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2 录入:实习编辑 ]

江西省纪委与省扶贫办共同分析研究,区分问题不同性质、严重程度、社会影响,重点从帮扶工作作风漂浮、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推进脱贫攻坚不力等三个方面,梳理出18个重点问题,由省纪委和11个设区市纪委进行严查快办。(08月0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江西省纪委采取“以上率下”的方式,组织纪检干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始终盯住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放,着力解决帮扶工作作风漂浮、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推进脱贫攻坚不力等问题,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这个方法值得借鉴。

脱贫攻坚需要改变督察方式。虽然当前各级加大了扶贫领域工作的监督执纪力度,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增强了扶贫的活力。但是很多地方的监督执纪,仅仅依靠常规督察、群众举报等发现问题,致使扶贫领域一些违规违纪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查处,执纪监督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个别帮扶干部未在改进作风、落实政策、加大项目资金监管上下功夫,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成效。

创新监督方式,有利于激活帮扶干部的活力。江西省纪委采取分批深入帮扶群众中听民声的方式,弥补了扶贫领域监督的短板。因为基层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对帮扶干部的作风、政策落地、项目资金的监管情况最了解。这种真刀真枪的督察,既利于发现扶贫领域中的各类问题,又有利于帮扶干部在红脸出汗中认领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压实了帮扶干部的责任,创新开展扶贫工作。同时省纪委在“以上率下”中,带动了市县乡镇纪委改变监督方式,深入一线群众中查实情、听民声,进一步延伸了监督链条,为群众参与监督加了油、鼓了劲。构建严密的监督网络,让扶贫领域的各类违规违纪现象无处遁形,为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要完成脱贫攻坚新任务,需要进一步创新督察方式。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一批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扶贫干部去破解。只有针对不同时期的扶贫任务,创新督察方式,才能解决扶贫干部的懈带思维方式,始终蹲守在扶贫一线,与群众一道共谋致富之策,亲力亲为抓政策落地、抓项目实施、抓资金监管,有效发挥脱贫攻坚领头羊的作用。对在实地督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谁发现、谁接访,谁办理、谁问责的机制,防止相关问题线索在批来批去中不了了之。同时,对查处问责的案件,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公示,警示帮扶干部在严守党纪法规中自觉扛起脱贫攻坚的责任,在原汁原味落实扶贫政策中带领群众不断拓宽脱贫增收的路子,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