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大会强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是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需要。德江县作为省级首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该县把充分利用好各试点村的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加快了建设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大美德江的步伐。
抢抓项目机遇,走规模经营之路
鼓励村集体结合扶贫开发、项目扶持等相关政策,争取农业开发项目,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集体所有或者集体占股的主导产业。全县精细蔬菜、林果、畜禽和名优水产等特色农业板块初具规模,板块总面积达到25.7万亩,“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优势。
用活特色资源,走经营资源之路
鼓励村集体依托山水等旅游资源优势,如借助枫香溪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及周边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的辐射效应,积极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产业,推出“学生教育游”“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和“休闲生态游”四大旅游路线。2016年9月成功举办德江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签约招商泉口全域旅游开发项目、德江桃花源农旅综合体、合兴旅游服务综合体、德江廊桥建设等项目。实现旅游与农业、文化有效对接,延伸产业链,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集约经营土地,走以地生财之路
引导村级党组织利用农村“四荒”、村集体闲置土地、林业产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壮大集体经济。今年前7个月,德江县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89万亩。至此,该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总量达2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3%。该县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手段,以“三金”合作社为平台,大胆实践,积极引导群众流转土地,有效打破了传统分散经营种植模式带来的发展瓶颈,提升了土地的综合效益,较好地实现了村集体闲置资产的不断升值。
完善服务体系,走服务创收之路
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鼓励村集体到园区领办基地,创办实体,转化成果,增加收入。支持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合兴镇鸟坪村领办鸟坪果蔬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到100万元,每年为集体提供纯收入8万元。鼓励村集体组建劳务输出等中介服务机构,获取服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
作者单位:德江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