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莫凤:走好“务实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

[ 作者:莫凤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12 录入:王惠敏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要打好攻坚战,就要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想实招,求实效。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以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如果说务实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实践,务虚就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两者可谓是并蒂之花,相辅相成,辩证地统一到全部的领导活动之中”。

实施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是“十三五”时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为了贯彻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确保扶贫工作实效,通过务虚加强政策学习、统一思想,完成贫困户的识别、帮扶举措的选择及扶贫项目调研等工作很有必要。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战役”,时不我待。倘若务虚过度,满足于玩虚功,不仅会贻误发展机遇,使决战全面小康的目标落空;还会影响群众获得感,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还在于务实。

走好“务实路”,关键在决策。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原则,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思脱贫之策,谋发展之路。确保扶贫策略和计划,既整合地域内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又要符合民心民意,切实可行。切忌罔顾地方基础和发展条件,盲目照搬照抄先进地区经验,最终因水土不服导致“流产”,群众遭殃;更不可在脱贫时间上层层加码,搞不切实际的脱贫“大跃进”,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走好“务实路”,重点在执行。中央和地方都制定过不少的好政策,也投入了巨大资金。令人遗憾的是,每每到了执行阶段,往往就走了样。新的历史时期,“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扶贫工作要提高实效,再容不得任何偏差。各级地方政府既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又要结合地方实际,做好创新文章。要紧盯扶贫项目引进、扶贫产业扶持、扶贫贷款发放等关键环节出实招,最大限度整合调动当地各种市场和资源要素,汇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动能。要建立并实施扶贫工作监督与问责机制,对扶贫工作贯彻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处罚。

走好“务实路”,最终看成效。扶贫的根本宗旨在于让贫困人口过上富足的生活,让其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还得看成效。切不可把扶贫工作当成创造政绩的工程来做,栽不得“盆景”,玩不得“花架子”。要将贫困群众收入是否提高、生活是否改善作为衡量扶贫工作成效的根本指标。扶贫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还要与贫困地区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要让贫困人口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过上经济富庶、精神充实的文明生活,让贫困地区成为宜居乐居的美好家园。对于刚刚脱贫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还应再送一程。须知,经济指标可以用数据来衡量,而扶贫的实效须经得起时间检验。

(作者单位:宜宾市翠屏区环境保护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