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伟舜:逆城市化时代乡村田园生活何以怡然自乐

[ 作者:黄伟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09 录入:王惠敏 ]

今晚的分享主题是农村的价值重估,其实现在的逆城市化情况大家都很清楚,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想寻找一个归宿。

逆城市化在工业化后期的,是必然的趋势。真正有物质文化基础的人,是回归的第一波。国内在早期不具备条件与环境,或者说是很难让人回归乡下的前提条件。

现在我们会议室里面,有足够物质生活品质与精神追求的人很多,那么在当前城市雾霾天气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我是一个纯粹的乡下长大的人,我对富春江有很深厚的感情,在北京的二十多年我一直把我的心灵基础放在乡下,所以当我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选择在乡下生活。

其实回归乡下,要冒很大的风险。在这十年中,我与朋友一起探讨可以对乡村生活有重新推动力的模型。这个创新模型符合逆城市化潮流,符合美丽乡村潮流,也符合文化创意潮流。所以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基本上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重新评估乡村家园的价值。

农村价值重新评估的核心在于谁在那里生活。从价值的本质上来说,现在乡下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一块长着野草或者乱石滩上的一块地方,由于我们的发现、我们的生活创建,它变成了一片具备人文精神、有创作价值、有生活品质的一群人的生活空间。从本质上解决了我们完全回归乡下或者部分时间回归乡下的有生活品质追求的人的需要,也满足了现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计划有更高的人文诉求。

而且我们能在放下的情况下,在优美的环境里,进行创作。其实在我的十年中,从做自己的家园,到石舍部落的落成,这个过程中基本探索出一条大家回归乡村的路径。所以,在这样大的逆城市化需求的前提下,我们找到了回归乡村的新的模式,这里面是含有很大的商业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它的原因本质是什么。

我们在原来只有动物、只有一弯水的荒无人烟的地方,我们建设了自己的新农村,我们居民也是新居民。就像我们从二十多年前开始的城市化一样,当城市化到达一定阶段后,逆城市化开始了。它也是一样把最有钱、最有生活品质、最具文化韵味的人回归到自然里。从2008年以来,蘆茨土屋接待访客以来,大概有2万多人访客,这群人是逆城市化的先行者。

在这个群体里,70%的人是有回归到这种宁静、优雅的环境中的想法的。又有30%的人是现在就有能力回归的人。有3-5%的人,是可以做这种生活的发起人、甚至是投入、创作、把这个当成自己事业的人。

当然,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之前,很多政策导向让很多人不确定可以做这样一件事,或者是方向上把握不确定。99%的人把这个当做一个放在心里想一想的梦想,而不是一个自己去追求的理想。其实这十年来,我就在做这样一个探索,从09年开始,我心里就有一个这样的相对完整商业模型与计划。这个计划在各级领导认可的前提下,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里面的障碍不完全是法律制度上的。我们在商业创新模式下,在抓住这个机会的先行过程中,设计了一个渐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通过这个创新模式,可以让城市人回归到他自己愿意的希望的乡下,这个地方环境优雅、风景优美,可以与原住民一起生活的地方。既能够享受到城市文明,又能够享受到乡村的优美环境。

我们把这个商业模式,通过发行青庭计划,来实现渐进过程。乡村梦想青庭计划来源于富春江边我的家乡蘆茨湾边的八平方公里的乡邻地。我从小在这边长大,青庭计划实现之后,会在这两个村落里面建设我们梦寐以求的小瑞士的乡村,有新老居民三百人左右,这里面含有各类生活精英。这个乡村的布局与空间完全打破现在在做的风情村落的集聚方式,我们将自然有机生长在溪边、山腰……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群落组合。目前基本上组成的有雕塑公园部落、美食部落、登山部落等,所以我们把部落成为生活艺术家部落。村落里面大家最关心的是基本的生活怎么保障,孩子的成长如何保障问题。

所以我构想的村落是大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事情对很多地方是具备商业价值的,我们目前在全国选择了20多个环境独到的乡村,这些村落将来可以发展成若干个主题的小瑞士品质地方。每个地方都会满足教育诉求,孩子们在这里的成长,可以超越现行教育。孩子们的成长有各种老师,这些老师就是部落的营长以及发起人。再准确一点,孩子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培养36种感觉,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让孩子可以脱离目前相对功利的城市生活环境,纯粹地回归到自我的状态,可以过家家、小溪抓鱼、跟萤火虫说话,跟朋友们过家家……孩子们可以与一流专家老师——这批老师就是回归来发展的艺术家,这些人是生活艺术家,他们可以给孩子做榜样,做示范,掌握某一门艺术领域技。

现在石舍香樟部落里有歌唱家,有美院的美术家,有美食家有时尚设计师,有诗人,明年还会开办自然放养“快乐营”学校,所有的营主以及志愿者都会是这里的老师。按照石舍香樟部落的实践模型,我们发起了青庭计划,共十一个部落,两百多个营地,就是招收两百个愿意回归富春江边生活的人,付出相对有限的资金之后,获得在村落里生活的权利。当然,不是有钱就可以,原则上有三个条件。首先营主必须有相对完整的生活梦想,而且这个梦想足够文明进步以及有吸引力。其次要亲力亲为来实践这个梦想。第三,要有一定的物质支持,即大概50万的资金投入,即购买青庭消费权益的资金。营主可以拥有自己的营地,可以定制自己的产品。基本营地的生活空间是两三亩,当然怎样使用要符合我们的青庭计划。所以有这样生活诉求的人有五六百人,具备相同诉求的,也需要抓紧。总之,青庭计划的本质是投入50多万元,投入自己设想的乡村家园,回顾到自己梦想中的生活空间。在营主不再使用或者空闲时,我们会选择其会员分享。

我们提倡低碳生活,与喜欢的人分享生活,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改造、优化在这里的生活环境。主要做三件事的思考:一是营主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理想或者成型的构思,可以有专业团队完善;第二有志于优化、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第三是具有一定的物质能力,实现这样一个梦想。

目前整个青庭计划,已经做好布局,而且地方政府也对计划肯定。现在还需要两项整治:一是组建每一个主题诉求部落,再成长为梦想的家园。第二是部落的生活方式与原型的商业模型中,如果愿意分享营地的话,很快就会将前期投入收回。目前石舍香樟部落基本是一个成型的青庭商业模式样本,有三十多亩地,目前招募了十个营主,不同身份。他们不低于三十天在营地生活,为营地做贡献。也就是石舍香樟部落的营长,可以满足明年石舍书院的老师计划。营地直接投入不到两千万,每年的生活分享体验回报超过一千万,并且创作价值的回报更是不可估量。当然,在部落创作作品价值的百分之三十,是承诺作为孩子们的成长基金。所有营主成员都属于自然村落一部分,他们享有自然村落发展的表决权,并且与原住民一起享受公共资源。

青庭计划本质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我们运用部落创新有机生长在目前没有充分运用的土地上,不涉及政府敏感的土地指标问题,并且把原来的土地环境建设的更为美好更宜居;二、保障了原住民的发展解决了原住民的需求与保障;三、解决了回归心理,有自己的圈子、朋友、空间,有更好的环境去创作。

总结本质

1、满足城市化过度,人不适应的种种因素,解决有回归情结、有人文素养、有物质基础的人的生活理想。2、解决目前新农村的巨大投资,让浪费的投资更加有效,在规划中让投资有效,更满足政府新农村计划的深层需求,我们叫幸福村落。3、人真正回归内心的原点,创造力是无限的,所以涉及文化创意方面需求,包括儿童教育成长,也包括所有文化创意方面的诉求。

石舍香樟部落商业化发展的青庭计划,像是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小小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发展中,满足各种法律制度要求,也满足当下寻求更美好生活的群体,也满足内心愿望想实现,但没有足够空间的群体。

作者简介:黄伟舜,完美生活品牌创始人,芦茨土屋主人,石舍香樟部落营长,富春江慢生活发起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私人董事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