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任光伟:大力发展消费扶贫力促脱贫攻坚见实效

[ 作者:任光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09 录入:王惠敏 ]

脱贫攻坚是一场直接关系到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仗和大仗。在国家资金财力物力较为紧张、一时不能全面满足的情况下,需要全国各行各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更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开展卓有成效的扶贫帮困活动。 海南省率先推出的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积极推销农产品、助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消费扶贫”方式,在全国开了个好头。

在我国,许多贫困村地处偏远,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农产品滞销严重影响贫困户脱贫增收。所谓消费扶贫就是鼓励消费者购买来自贫困村、贫困户的产品和服务,让贫困主体借此增收、脱贫和致富。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运作方式,既兼顾了市场化的特点和优势,也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责任感。大力发展消费扶贫,让农民看到自己产品的价值,为他们带来劳动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尊严,就长远来看,比起“直接给钱”式的扶贫,消费扶贫更能有效提升扶贫的深度和高度,促进扶贫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要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挥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村扶贫合作社(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包销、带销、收购加工贫困户优质农副产品,助力贫困村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在城镇居民集聚区、超市商场、农贸批发市场等场所设立多种形式的“扶贫超市”“扶贫产品直销点”,开设销售贫困村农特产品公益销售专区专柜,为贫困村农产品直销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扶贫产品树品牌、拓市场。

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消费扶贫。干部要率先垂范,采取“支持农民生产、拉动市场消费”的扶贫方式,带头购买贫困村的农产品,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联系推销他们生产收获的农产品,带动层层这样做,社会各界热心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样扶在急需上、帮在点子上、做到实处上。

第三要打通电商渠道促进消费扶贫。随着“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让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在线化、数据化,提高了流通和交易效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参差不齐,出现了一些问题。 要“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营销需求,鼓励贫困地区建立基于统一编码标识体系的追溯体系,避免消费者被营销手段“误伤”。说到底, 消费者自愿购买产品,看中的是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农户提供的产品既要提高数量,还要提高品质,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买得称心。

“消费扶贫”在路上,我们要不断通过政府搭台、宣传推介、农超对接、电商营销等多种手段,为贫困群众生产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贫困户走稳增收路,促进推动贫困村产业的升级见实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人民法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