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芮正云等:互联网嵌入与农村创业者节俭式创新:双元机会开发的协同与平衡

[ 作者:芮正云 方聪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09 录入:王惠敏 ]

一、引言

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农村产业兴旺就是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业态和完善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一个关键举措就是鼓励农村创业创新,促进多产业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从而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缓解中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突出矛盾。考虑到农村创业者受到更加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在创新模式上他们更适合走“节俭式创新”之路。节俭式创新是指组织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以资源节约为特征、以满足底层群体基本需求为目标的创新模式。该模式投入少、门槛低、周期短,产品易被大众认可。而农村创业者所创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技术、资本、设备等创新要素相对有限,难以承受传统创新模式的高投入,也难以胜任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任务。节俭式创新既是农村创业者基于自身禀赋限制的现实诉求,也符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市场需求层次。尤其在当下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创业者节俭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农村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可以为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当前,互联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互联网技术与农村创业活动的关联日益密切,也为农村创业者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及外部条件限制提供了机会。 “嵌入”互联网既是农村创业者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迫切需要,更是其创业能力的体现。因此,本文聚焦于探究农村创业者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有效嵌入来实现节俭式创新。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本文提出“双元机会开发”的概念,认为组织需同时进行利用式和探索式两类机会开发活动,并根据机会属性将双元机会开发划分为均衡性机会开发与创新性机会开发。创新性机会开发要求创业者在行业中率先提出新创意、研发新产品或采用新技术,以此开拓新市场;而均衡性机会开发则需要创业者基于当前的技术惯例和资源基础,采取稳定的改良手段来弥补现有产品的缺陷,通过不断完善现有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现有市场份额。农村创业者实力有限,在采取创新性机会开发模式时易受到资源掣肘,难以放手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因此,在创业初期,农村创业者可能尚未达到进行创新性机会开发的能力要求,创新效果也就难以显现,即此时并不适合进行创新性机会开发。

考虑到机会开发成本以及消费者负担能力,农村创业者在追求节俭式创新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完全摒弃现有产品和技术,而是倾向于在现有产品或服务基础上加以改进。毕竟在现有技术和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机会开发能够有效减少创新失误,避免市场不确定性、技术焦虑等因素导致的资源错配、资源滥用等情况。但是,一味地进行均衡性机会开发也可能带来一些弊端。这是因为持续进行均衡性机会开发会降低农村创业者的创新机敏性,致使其对现有技术和市场产生依赖,从而削弱了对新技术、新市场的兴趣和嗅觉。

三、实证分析结果

1.互联网嵌入对农村创业者节俭式创新及机会开发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节俭式创新要求农村创业者对市场需求动态有深刻的了解,而互联网嵌入恰好可以帮助农村创业者克服自身劣势,及时掌握客户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节俭式创新活动。由于农村创业者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难以独立完成创新性机会开发活动,此时,他们对互联网嵌入的依赖性会更为强烈。

2.农村创业者双元机会开发对其节俭式创新的作用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影响。

由于农村创业者初始资源禀赋不足,而均衡性机会开发的门槛较低、风险较小,与农村创业者的实力和风险偏好更为契合。在实施节俭式创新活动时,起初均衡性机会开发的积极作用相对于创新性机会开发要更为显著。但是,均衡性机会开发相对容易被同行模仿,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者仅依靠均衡性机会难以持续获得相应的“创新租”,此时,农村创业者会转而重视创新性机会开发。

3.认知距离在互联网嵌入与双元机会开发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认知距离关系到农村创业者对外部资源的价值判断,在开发均衡性机会时,认知距离越大,越不利于农村创业者对外部信息和资源的吸收利用。虽然认知距离过大容易造成农村创业者在机会开发上出现理解障碍与判断失误,但是创业者往往会相应地加强与这些主体的沟通交流或选择彼此认知距离较小的网络主体进行互动,从而减小了认知距离过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双元机会开发在互联网嵌入与节俭式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对于农村创业者而言,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基于业已成熟的技术和规范来开发均衡性机会,可以有效降低创业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并且,由于相似机会已被反复实践过,农村创业者基于先前的经验能较好地把握机会开发过程,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从而实现节俭式创新。

5.双元机会开发的协同与平衡。

均衡性与创新性双元机会开发具有潜在的目标冲突,难免会出现争夺组织资源的情形,因而农村创业者还需两者兼顾。首先,双元机会开发具有协同效应,表明农村创业者的创新性与均衡性机会开发能够相互配合。其次,农村创业者需要在均衡性机会开发与创新性机会开发之间寻求平衡。当双元机会开发呈现不平衡或相互冲突时,创业者需及时处理“双元矛盾”,协调两者间的资源竞争关系,通过协调资源配置等手段维持两者间的平衡,避免偏废。

四、结论与启示

节俭式创新从理念上更具有中国意蕴,本文探究互联网嵌入对农村创业者节俭式创新的作用机理,一方面揭示了双元机会开发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也发现双元机会开发对节俭式创新影响的差异性及其协同与平衡效应。

本研究具有一些管理启示:第一,通过培育和塑造节俭式创新能力,农村创业者可以有效突破条件约束,从而将自身劣势转化为独特优势。政府也应当从宣传动员和政策激励的角度引导农村创业者实施节俭式创新。第二,互联网嵌入能够帮助农村创业者打破地理空间上的劣势,拓宽技术、市场等资源的获取渠道,因此,农村创业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创新目标、企划方案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搜索潜在的合作伙伴。第三,农村创业者在机会开发时需根据自身实力与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决策。且双元机会开发具有协同互补效应,因而既要兼顾双元机会开发,又要权衡好两者间的关系。第四,农村创业者对于认知距离不必刻意回避,而应持有包容的态度,毕竟一定程度的认知距离是有益于创新性机会开发的。第五,从政策层面来说,政府部门也应切实理解和深刻把握互联网时代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大力培育农村电商集群,促进乡村全面融入互联网经济浪潮。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双管齐下,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和农村电商平台发展。

作者:芮正云1  方聪龙2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7期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