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规划先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应当要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开展情况,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细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诉求建议。就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满足需要、资源要素活力不足、“空心化”趋势明显等问题和困难,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乡村振兴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全面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并细化、实化乡村振兴工作、政策的重点,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乡村的创建目标,形成模式多样的乡村振兴格局。既贴近实际,又突出重点和特色,更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千篇一律、大轰大鸣的情况。通过规划引领,分类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多元、村容景致独特、精神风貌良好的美丽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典型引路。乡村振兴是一项前人没有实现的战略,只能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要在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民俗文化不同的各类乡村中探索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大胆实践,谨慎地总结经验,通过总结提炼和宣传发动,审慎地向社会推荐一批涵盖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个中国乡村的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出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谁来领导、谁来负责、谁来落实等问题。在从省到村这五级中,省市两级主要抓统筹,抓规划,抓政策引领;实施主要是在县乡村三级,县乡不能光发发文件就行了,必须落在操作层面,关键是怎么去做,把规划落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将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注意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科学求实的作风;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从容建设、久久为功。要防止层层加码、“刮风”搞运动、搞“一刀切”。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持多措并举,持之以恒抓好各项举措落实,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检察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