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3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所剩的贫困户致贫原因多情况复杂,脱贫难度十分大,各级帮扶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要以精准的帮扶措施和扎实的作风开展帮扶工作方能决战决胜,而纪检监察机关要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必须要有过硬的招数,才能精准发现处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是“四个意识”必须强。精准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今年3大攻坚战之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讲政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问题意识,强化目标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坚定的“四个意识”忠诚于党,践行宗旨,充分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理”职能,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确保真脱贫脱真贫的目标如期实现,兑现习总向全世界和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是查处清单必须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列出了6类25个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四川省列出了10类50个作风问题,绵阳列出了10类60个问题,这些都为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突出了重点。每一个从事相关工作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些问题熟记于心,了如指掌,开展监督检查才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三是组建队伍必须专。在组建查处队伍特别是检查队伍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精心选配专业人才人员,组建专业队伍。譬如查“四个意识”坚守问题就选配组织工作人员,查“精准识别”问题就选配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相关人员,查“资金使用”问题就选配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等。专业型的检查队伍必定能够通过“望闻问切”精准查出“病灶”,方便纪检监察机关对症处方,除“虫”治腐,“治病救人”。
四是检查必须敢“黑脸”。纪检监察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拿出“包公宰国舅”的勇气,以“不得罪违纪人就得罪党和人民”的底气,充分运用“四种形态”,直面问题亮出剑,坚持零容忍、无禁区,有一说一,绝不护短,绝不讲情,铁面无私,严肃查处脱贫攻坚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方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脱贫攻坚环境,塑造真帮实扶的工作作风。
五是监督检查必须到一线。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中要亲自抽点选户,不能蜻蜓点水,观“景”看“点”,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扶贫领域的重点关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一竿子插到底”,开展机动式、点穴式明察暗访和巡查,下沉村社和贫困户家庭,与村社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摸实情,看实况,并开展常态化、滚动式、“杀回马枪”式暗访督查。只有这样,才能查出问题、查清问题,查明问题,发挥出监督职能。
六是惩处必须“组合拳”。“沉疴用猛药治乱用重典”,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查处脱贫攻坚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快查快处、严查严处,联合相关部门,综合运用目标考核、工资绩效、提拔使用、专题通报、公开曝光、党纪国法、一案双查等进行严厉惩处,形成一套“多米诺骨牌”式严厉的惩处机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常态化的震慑。
作风是党的形象和使命,作风建设攸关脱贫攻坚成败,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作风战,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主动站出来,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加强监督,督促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职尽责,认真工作,主动作为,务实帮扶,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三台县统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