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版的美丽乡村为未来我国脱贫变美提供了有益的建设,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乡村要真正的美丽,还面临许多制度障碍,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打破这些发展中的桎梏,才能整体上让我国的乡村更美丽。
解决农村住房问题是美丽家园建设的根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政府把改造重点放在城市,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居民的住房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遗憾的是,我国农民虽然拥有的住宅占地面积与目前整个城市建设占地面积差不多,但由于改革滞后,这些土地面积还基本上是沉睡的资产,农民的房屋质量也很差,农民的住房主要靠自己解决,农民建房也是穷其一生,但生命周期却只有短短十多年左右,而城市的住房五十多年。提起农村,或许我们首先想到大面积的乡村基本上是污水横流,垃圾成灾,毫无美感。
提升农民住房质量,红河州的美丽家园这个抓手选得相当好,通过多项制度改革,使农民的住房质量因此而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围绕住房问题,红河州提出要通过农村民居建设改造提升来实现“以房惠民”“以房带产”“以房聚财”“以房扩需”“以房促变”的目标。“以房惠民”,就是通过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惠及民生。“以房带产”,就是通过解决农村住房问题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地方,通过让老百姓建房,调动他们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发展,增加财富积累。“以房聚财”,就是通过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不仅让老百姓有房,而且解决房子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从而解决他的财产问题,把房子变成财产,甚至把房子变成资产来经营。“以房扩需”,就是通过扶持老百姓建房,给予补贴,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农村金融自然就活跃起来;老百姓把房子建起来,还要买一些家俱、家电,农村的消费就带动起来。“以房促变”,就是通过房子的改善,促进城乡面貌的改变,促进老百姓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文明素养的改变。
让农民建设住房也能够享受到抵押贷款。目前制约农村内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住房建设,而农村住房建设的最大障碍就是农民没有住宅抵押贷款的权利。农民挣钱能力有限,仅有的钱也不敢消费,因为大部分人可能要穷其一生才能盖得起一套住房。许多农民一生的轨迹就是攒钱盖房、娶媳妇、生子,然后儿子再攒钱建房子,几代农民就这样一直循环往复。如果农民也如城里人一样能够盖房靠贷款,最大的资金压力就解决了,农民可以用自己所建房子进行抵押贷款,靠月供来偿还贷款,就可以腾出钱来进行其他方面的消费了。所以,解决农民建房的资金贷款问题,以此来作为撬动中国农村内需的支点,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完全可行的。红河州通过制度创新,让农民建房能够得到银行贷款,解决了农民建房的后顾之忧。
通过这些改革,农民住上了新房,改善了居住条件,就过上了尊严、体面的生活。变建房贷款压力为创业致富动力;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扶持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立足自然人文、产业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可邑小镇式的旅游村镇,推动产村产镇融合发展,加快三次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 第82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