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30多年农村发展当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城镇化,有农村的人口的外流,与之相伴生的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留守问题。据统计,到现在我们差不多在农村还有六千万的留守儿童,有五千万的留守妇女,还有差不多六千万留守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差不多占了现在农村常住人口的1/3,那么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这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2011年开始,我国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对于解决留守村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这个机遇可能主要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过去很多扶贫的时候,因为不可能实现全部村庄的脱贫,那些缺少劳动力的,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就成了扶贫的“锅底”。精准扶贫已经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要解决所有的农村贫困问题,不留任何死角。这些过去的 “锅底”,在这次扶贫当中就不能成为“锅底”,要彻底解决。
据我们调查来看,实施精准扶贫以后,扶贫资金实际上比过去投入都更多,扶贫力度的空前增加,很多贫困村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在农村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比如说过去村庄没有自己的产业,现在发展了产业,村民可以不出村,就在本村内就可以打工,而且能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要把子女留在家里边,自己出去打工呢?比如说农村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一些公司开始进入农村,承包土地,雇佣本地人来做一些经济作物种植。再比如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不仅需要投资,更需要劳动力,任何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它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可以在本地得到就业,这样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返乡就业现象。这两年东部地区所说的招工难,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农民不需要去东部了,不需要忍受一家分离之苦,在本地就可以增加收入,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了。农村就业机会的改善,给这些留守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我认为这是精准扶贫为解决留守问题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第二,精准扶贫提供一种非常好的手段,过去扶贫手段是比较单一的,主要强调是增加收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和发展生产恰恰忽视了留守的贫困人群的需求,而在精准扶贫当中,要强调“六个精准”,就我的理解,其中两个精准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叫精准识别贫困户,只要你是贫困户,就一定被列入建档立卡里。比如过去那些单身或家庭不完全的老人,他们的贫困问题现在是必须要解决的特殊家庭的妇女等,他们的贫困问题现在是必须要解决的。所以精准扶贫就是要保证所有的贫困户都在扶贫的目标当中。第二个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过去的扶贫仅仅关注增加收入和发展经济,但精准扶贫手段比过去大大扩充了,是在进行全方位的扶贫。比如说有教育扶贫,给农村的贫困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这个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状况具有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医疗扶贫,对于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精准扶贫可以采取综合的措施,有效地解决这些贫困户的问题,是精准扶贫对于解决留守问题最重要的贡献。
实施精准扶贫,要通过“五个一批”来解决贫困问题,不仅仅是要发展生产,而在强调发展生产的同时,还要借助异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脱贫、社会保障等,所有这些一起发挥作用很多留守人群的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收入问题,而是一种社会贫困的问题,精准到户,政策兜底,实行更广泛、更综合的扶贫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留守人群他所面临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措施叫对口帮扶或者叫驻村帮扶,或者叫干部帮扶。也就是说动员起大量的干部下乡和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的扶贫。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数据是全国有48万个各级干部已经被派到了贫困村,驻村帮扶,他们和这些贫困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干部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了很多贫困户所面对的特殊问题。
比如我看到的,有一个干部对口帮扶,去帮扶一个供不起三个孩子都上学的家庭。因为这个干部本身是一个团委干部,原来有很多的同学和同事在各个政府部门,他就去动员他的同学和同事,发展了一个小型的募捐活动,由于募集的资金比较多,不仅支持了这个家庭,还支持那个村子其他几个孩子上学。
采取这种对口帮扶或者干部驻村的方式,使有能力的干部把他的能力和贫困户的需求直接进行对接,对于解决留守人群的特殊的贫困问题,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光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