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杜志雄:家庭农场处农业产业振兴核心地位

[ 作者:杜志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04 录入:王惠敏 ]

3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声智库在京联合举办“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

杜志雄指出,乡村振兴首先是农村产业振兴,农村产业振兴又重在农业振兴。中国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正在快速发展和演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农业振兴的主导力量。

生产主体是最主要的原料农产品生产者,经营体系、经营主体是相对农业全产业链而言的。从农业发展于振兴的根本来说,要强调农业生产主体。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处在农业产业振兴的核心地位。杜志雄称,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家庭农场正在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参与者与助推者;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原料的有效提供者;是为周边小规模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的使用者和示范带动者;更是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倡导者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它是中国现阶段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当中最适发展阶段特征和农业自然特征之宜和最合周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目标之意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如何营造优良外部环境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杜志雄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引导流转土地有序地向家庭农场集中。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创新租地农场形成方式,引导形成稳定地租。第二,优化农村金融供给政策,有效缓解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信用贷款,促进抵押方式多元化,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第三,优化政策保险和拓宽多元化农业保险渠道,提高家庭农场风险保障水平。要从丰富农业保险产品险种、提高保障水平、简化定损理赔等程序和手续以及即时开放农业保险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也要发挥财政对保费补贴的杠杆作用。第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业,为家庭农场构建完善的社会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要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家庭农场之间的联合、引导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等方面强化服务功能,应重视家庭农场的服务主题功能,引导其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的农业生产机械和技术服务。

杜志雄指出,可以用一个“兴”字来勾画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形态。“三年前,我自己画出来了一个图,‘兴’字中间那一横是说,农业的未来发展一定要规模化、机械化;‘兴’字头上的三点是说农业要发展和振兴必须资本化运作、生态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兴’字下面的两点是说,农业发展必须走‘接二’‘连三’之路。这些正好构成了一个农业发展‘兴’的状态。‘兴’就是今天乡村振兴的‘兴’,‘兴’就是农业振兴的兴,只有这样一种兴,农业产业才能兴旺。”他还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农业产业链条上所有的经营主体都能受益,生产者能够增收,消费者能够兴利,经营者得到回报,达到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共赢的局面,才是乡村振兴,才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真正的农业振兴。

1.jpg

3月30日,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举行,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杜志雄所指的勾画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目标形态的“兴”字。

据悉,“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声智库联合举办。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