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杜志雄:发挥乡贤促进农村发展的多元引领作用

[ 作者:杜志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7 录入:王惠敏 ]

“党的十九大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需要新的动能。”“要超越治理功能,发挥乡贤促进农村发展的多元引领作用。”“需要深化改革,打通新乡贤发挥治理和发展功能的渠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在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暨“新乡贤与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国研讨会上如是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既是目标,也是任务。新目标、新任务包括了农村治理和发展两方面,“要实现总的目标和任务,一方面是要重点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抓治理。”杜志雄说。

“完成新目标和新任务,需要新的动能。”杜志雄介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最早提出,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他认为,新动能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开发新需求,随着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农村发展应适应人口收入结构的变化,找到发展的新方向;其次是发展新业态,如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再次是扩展新工具,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后是培育新机制,要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一个保障有效的制度环境。

杜志雄认为,新机制始终体现两对矛盾关系,一是要变政府的直接干预为间接引领;二是把政府在经济发展治理中的直接参与变为提供制度空间和制度保障,更多地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

传统乡贤指的是品德、才学为人推崇、敬重的人,旧时代更多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待乡贤的功能,乡贤承担了皇权不下县时代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在杜志雄看来,对乡贤的这种传统认知得到了新时代的认可。这几年政府的相关文件注重乡贤的作用,主要强调乡贤的社会治理功能,如2015年和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乡贤文化列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传承乡村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自治、法治、德治”,强调农村治理的体系,依然是强调社会治理的功能。

杜志雄认为,新乡贤的社会功能要由社会治理功能向经济社会发展功能转变,发挥新乡贤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引领作用。“发展的功能强调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公共品供给当中的作用。”

另外,要发挥好乡贤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需要深化改革,打通新乡贤发挥治理和发展功能的渠道。在制度层面,宅基地制度改革、治理制度改革等都需要发力。“2015年,我们给福建晋江做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设计,那个地方的乡贤作为纽带在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南方农村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