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湖南乡村振兴十大案例乡贤|娄星区李雄武:为贫困弱势群体把农产品卖出来

[ 作者:娄底万乐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9-20 录入:易永喆 ]

——娄底市娄星区乡贤李雄武典型案例

WechatIMG5.jpeg

李雄武创办的娄底万乐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电商平台运营、生态农业开发、乡村旅游综合经营发展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公司。公司秉承“为贫困弱势群体把农产品卖出来”的初心,按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借助“湖湘农事”平台,运用“益农社信息员+乡村旅游+社区菜篮子店”的新零售模式,助力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户将鸡鸭鱼肉、粮油、果蔬、干菜等农特产品销售。

一、基本情况

公司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信息服务需求,建立了县级运营中心及152个益农信息服务站、187个社区团购自提点、32个实体门店。同时,组织信息员对娄星区144个村的农特产品建立了产供销数据库。针对农村农特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公司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土货进城+精准扶贫”电商模式,推进农特产品销售,助力脱贫攻坚。为全区1500户建档立卡脱贫农户开辟免费的独立网上商城,同时打造“直销模式”,依托自建“湘村万乐网上商城”、湘村万乐微商城及抖音直播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基地(农户)+社区团购”的组织形式,以社区和村为中心,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采取“平台+团长(信息员)”的模式实现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公司与4523户农户签订了“委托销售农副产品协议”,至2021年底,累计销售本地农特产品4680余万元,帮助脱贫户义卖农产品83万元,带动400多个脱贫户创业。公司总经理李雄武2018年被湖南省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2021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接见。

WechatIMG6.jpeg

二、特色做法

2015年,李雄武放弃在外地打拼创下的事业,秉承“帮助更多贫困群众把农产品卖出去”的初心,回乡创办了湘村万乐电商平台。通过湘村万乐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特色农副产品在娄星大地“开花”。

(一)建设益农信息服务站

在娄星区设立152个益农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区所有自然村。根据农村实际,围绕农民在“湖湘农事”网查询信息和发布信息这一目标,对每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分别配置电脑、打印机、电话机等设备,便于信息发布和查询。

(二)发展村级信息员

聘用责任心强、文化基础好、已掌握基本信息化技能、热情有爱心的业务员为村级信息员,并开展岗前培训。信息员主要负责本村信息服务的组织实施,开展本村直接面向农户的各项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收集农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信息,并利用“湖湘农事”平台向农民发送生产、生活资料市场信息,收集整理本村农户生产加工及种养植(殖)农产品信息。

(三)培训农户骨干基本信息应用能力

对种养大户和农户骨干进行电脑和互联网应用培训,提高其掌握和利用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开展经营的能力,更好地开展经营,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152人。

WechatIMG7.png

(四)建立信息资源体系

培育涉农农产品专门数据库,扩大信息来源,增加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和服务。通过村级信息员,收集本村农特产品品种和数量,并录入信息库。要求信息员做到认真负责,对本村村民的种养植(殖)和加工农特产品要全部收集整理,记录可出售农产品数量和销售季节,及时发送信息,组织当季销售。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陈爱莲担任信息员后,主动积极、挨家挨户收集户主家庭成员信息及可出售的农产品信息,用笔记本记满了整整6本,并逐一整理录入信息系统,使本村农产品及时上行销售,为村民增收增效。

(五)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示范园区

公司积极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1984年在河北正定县任县委书记时为正定县确立的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依据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在娄星区辖区乡镇成立“乡村振兴示范园”,并逐步与乡村美丽屋场、村级合作社、小作坊、村级旅游景点(特别是红色旅游景点)融合,形成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产业链。2021年,公司在杉山镇万乐村美丽屋场成立“腊制坊”和“豆制坊”共10余间农产品初级加工作坊,溯源认养本村熟食土猪和鸡鸭鹅等家禽及蔬果。公司乡村旅游部联系市内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和党团组织,把单位工会活动和党团建活动组织到美丽乡村去开展。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园”,链接城乡经济,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城市人想吃什么,公司就引导村民种养植(殖)什么、加工什么,城市人想玩什么,“乡村振兴示范园”就有什么,真正切切投城市人所好,供城市人所需,把农业做成产业化,旅游做成规范化,为农民增产增收、乡村宜居宜业和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找到一条可复制、可持续造血的乡村振兴之产业兴旺的独特模式,根植娄底,带动湖南,影响全国。

三、主要成效

李雄武坚持探索新零售电商模式,线上,依托“湖南省消费扶贫公共服务平台”(湘扶网)、湘村万乐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商城及微信小程序);线下,以社区为核心,建立“平台+信息员”的社区团购模式,设立社区菜篮子店,通过小程序和微信群两个中心工具,打造“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城乡联动一张网”,撬动农产品销售的新杠杆和新引擎。

(一)信息服务建设体系初步建成

通过三年的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农村信息服务建设体系,建设了152个益农信息服务站、选聘了152名村级信息员,实现了全区村级服务站点全履盖,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村民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市场信息、销售自家农特产品、买到生产生活必需品。

(二)信息价值初步体现

通过信息网站对各类政策信息、农业和农村经济动态信息、供求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宣传推介,内容涵盖农业生产各个领域、涉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农业种养户利用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及时调整种养结构,选择种养品种,选择销售地点,达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

(三)营销模式初步形成

利用公司架构的“互联网平台+基地(农户)+社区团购”组织形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公司2017年开始建设“互联网平台+基地(农户)+社区团购”营销模式,开发了“湘村万乐网上商城”、微商城、社区微信团购、抖音直播等互联网平台,拥有金牌会员1万多名,凭借稳固的销售渠道优势,公司与4523户农户签订了“委托销售农副产品协议”,利用益农社信息资源,通过公司电商平台和物流,及时组织区内农特产品上行销售,同时,将农民所需生产、生活资料及时组织供应。至2021年底,累计销售本地农特产品4680余万元,“零差价”帮助脱贫户义卖农产品83万元。

行动.jpg

(供稿单位: 娄底万乐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湘村行动:湖南乡村振兴精选案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