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2015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近两年年均增速超过50%。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计,2016年农村网购规模将达4675亿元。
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具体在农业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推进精准扶贫,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
今日上午,在苏州召开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指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业创新潜力巨大,新农民(新农人)至少在这四个方面大有可为:
生产方面
可以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云农场,领导和帮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有效调配生产资料,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
可以利用互联网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等领域率先实现规模效益。
可以配合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工程的实施,参与兴办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制造和服务企业,探索建立物联网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和模式,促进规模量产,降低使用成本,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
经营方面
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支持新农民开办网店,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帮助农民上网销售农产品、手工制品,网购生活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支持参与产地预冷、集货、分级、包装、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网店装修、包装设计、品牌推介、网络技术等服务。
鼓励参与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在城市社区设立农产品体验店、自提点和提货柜。支持创新休闲农业网上营销模式,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民俗旅游等分享经济。
创建各种业态的地理品牌,实现差异化系统均衡发展。
服务方面
支持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和运营,根据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优先选聘为益农信息社信息员、县乡区域运营中心管理员,鼓励新农民投资入股参与运营。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组织开展村县数据信息采集,开发信息系统和APP,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农技推广、市场价格等各种信息服务。
支持开展农业信息化网络调试、运维和物联网、智能终端等设备维修、检测服务。支持参与农业信息技术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生产、便捷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提升农业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基础支撑方面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农村地区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支持参与网络接入、光纤铺设等工作。支持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畜禽养殖屠宰、水产养殖、农机作业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遥感、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鼓励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等项目实施区参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集成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特色村镇建设,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美丽乡村,造就一代新农民。
目前,已有480万农民工和1%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创办领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47.9万家。这批既懂互联网又比较了解农业农村特点的新农民,已经在互联网时代,走在现代农业道路的前沿。
他们出发的早,因此将会赚取的更多,那么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