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樊红平:食品安全形势分析与工作思考

[ 作者:樊红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02 录入:王惠敏 ]

编者按:12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副主任樊红平在“2018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暨中国农业企业领袖论坛”作了题为“食品安全形势分析与工作思考”的演讲,用五组数据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表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以下是讲话全文,经报告人审定授权。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食品安全形势的分析。下面简单介绍五组数据,让大家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有个总体了解。

第一组是农业部的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数据。农业部很早就开展了食用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工作,对主要农产品进行抽检监测。总的来看,无论是蔬菜、畜产品还是水产品,前几年的增长速度都很快,到了2010年以后均基本稳定,都在高位徘徊,尤其是畜产品的合格率一直在95%以上。水产品问题稍微多一点,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整治其合格率也在逐步提高。

第二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食品监督抽检的数据。考虑到可比性的问题,在这里采用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为大家展现一下。在33大类品种中,合格率排在第一位的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从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以后,我们加强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和产业调整,可谓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相信在座的很多企业对这个过程也非常了解。从企业全球排名来看,今年的全球乳品企业前20强排名,中国有两位上榜,分别是伊利、蒙牛,排第八名和第十名。从产品监督抽检合格情况来看,尤其在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我国这几年合格率均在99%以上。

第三组数据是国家卫计委每年的食物中毒和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统计情况。这个数据在国际上是比较公认的。总的趋势来看,我国无论是中毒人数还是中毒死亡人数都呈下降的趋势,当然有些年份也有一些波动。

第四个数据是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这组数据很有意思,先看横向的比较,用我们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我国目前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6.34岁,超过中上收入国家水平1.51岁,当然和高收入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再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从2000年开始到2010、2015年,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国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是71.4岁,2010年是74.83岁,2015年是76.34岁,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值得关注的是,男性预期平均寿命无论是在绝对数还是增长速度上,都低于女性预期平均寿命,目前女性预期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9.43岁,男性为73.64岁。这组数据和食品安全有什么关系?WHO的有关报告显示,人的寿命将近30%因素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第五个数据是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日前发布《2017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在113个被评估国家中,我们的排名总体上没多大变动,从排名42到排名45,但是美国从排名第一降到第二,爱尔兰综合排名升至第一。

从这五组数据我想做一个小结。关于food security,我国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这是最值得骄傲的。第二是关于food safety,从上述数据来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向好,我们的餐桌安全也是有保障的。所以对于中国的食品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态度,生产有自信,消费更应有自信!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食品安全事件时常发生,监管的警钟一直在长鸣。《小康杂志》每年做了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从今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我们食品安全的问题依然令人担忧。从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和刚才的抽检数据来看,确实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源头污染问题、“两超”问题(就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还有传统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总的来看,第一是源头污染。无论是工业化过程还是农业生产自身产生的,由于过去的生产方式给食品安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现在需要认真去考虑和对待。第二是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不当的问题,排除人为因素以外,还需要考虑食品生产过程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霉菌毒素的问题。第三是微生物污染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第四个就是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包括我们的监管能力和监管的制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最后和大家交流一下个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一些思考。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食品安全领域也得到充分地体现。今天在座的有温氏这种很现代化的食品生产企业,但是我们的个体、小作坊生产方式和水平仍然很落后。我们监管工作中也发现,有些企业从管理上、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结果上都很好,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求、标准,但是有些企业,生产卫生状况堪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最严”的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和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第一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从体系建设上已经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但是在很多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第二就是严厉的监管和落实各方责任。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也对各方的责任做了充分的规范和强化。

第三是关于信息公开。食药总局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监督抽检,刚才为大家展示的监督抽检数据是统计数据,实际上食药总局网站上每周都会公布总局层面的抽检和各省汇上来的数据。这样的工作对企业的触动非常之大。这项制度推行以后,第一是对消费者最好的保护。第二是对违法者最大的震慑。不言而喻,这也是对执法者最硬的约束、对社会舆论最好的引导和对诚信体系最大的贡献。

第四是关于大数据运用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下午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提出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在“十三五”食品安全规划中也提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安全责任。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副主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