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郑明怀:乡下的猪肉比城里贵多了

郑明怀:乡下的猪肉比城里贵多了

作者:郑明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授权发布) 更新时间:2008-9-19 录入:阳光

乡下的猪肉比城里贵多了

广西乡村观察之二

7月下旬,去广西A村做调研。上午我在县城买肉的时候,价钱是每斤11块。

中午到了该村,问问猪肉的价钱,13块!虽然,此前我对乡下的肉价比城里贵也有所耳闻,但是差距如此之大,这还是让我有点意外。

在比较城乡猪肉价钱的时候,有三点是不能忽略的。

其一,猪肉的不同部分,其价钱并不相同。前腿肉、后腿肉、五花肉等等,价钱并不一样。在讨论猪肉价钱的时候,很有必要对此进行区分,要对肉价进行比较,也不能囫囵吞枣。如城里的前腿肉价只能跟乡下的前腿肉价比较,如果拿城里猪的前腿肉价钱与乡下猪的后腿肉价钱相比,那么价格差距可能会缩少,如果拿城里后腿肉的价钱与乡下的前腿肉的价钱相比,差距就会拉大。

其二,村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低头不见抬头见,“吃称”(在称上搞鬼,明明只有九两,但称上就是一斤)太多的话,就会得罪很多本村人,做人就不大好做,当然,短斤缺两的事不是没有,但比城里要好得多。你在城里买一斤肉,能有九两就很不错了,而本村的屠户一般不会那么黑,等多在称上“绵一点”(与实际重量稍微有点差别)。考虑到短斤缺两这种情况,城乡肉价的差距就比我们实际了解的要少。

其三,不论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天黑之前的价钱一般会比上午便宜。比较城乡的猪肉价钱,只能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比较。

乡下的肉比城里贵,原因在哪里呢?

其一,交通不方便。该村离镇中心大约有8里路,路面很不平坦,更重要的是一般只有在赶集的时候才会有车去镇里,平时很少有车。虽然很多农民有摩托车,但是要去镇里买肉,考虑到来回的油钱以及所花的时间,很不划算。因而,很多人只好买13元一斤的肉。

其二,卖肉的方式。在城镇都有固定的卖肉点,但是在A村,卖肉是流动的,换言之,屠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卖肉,而是挑着担子卖。一头猪,共有四个人卖,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是几个村民小组)吆喝着卖肉。这种方式,明显了增加了成本,在城里,一个人一般可以卖一条猪,而且不要挑着担子,相对比较轻松,可是在A村,四个人才卖一条猪,四个人的劳动力成本也是猪肉价钱贵的重要原因。

其三,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养猪不划算,这一点农民很清楚,A村很多人告诉我说,养猪实际是亏本的买卖,甚至有人说,“养猪的人是傻子”。有些农户已经好多年没有养猪了,加之外面还有人来“收猪”(其实也就是买猪),这样猪就越来越少,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价格与供需的关系也会在一定的时候体现出来,猪越少,屠户买猪的价钱也会越高,卖肉的时候,价钱也就会相应提高。

其四,吃肉的人也越来越少。由于大量人员的外出务工,卖肉的市场日渐凋敝,加之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吃不起肉绝非无中生有。除非逢年过节或来了客人,不得已才买肉,这种情况导致几个屠户有时一天卖不了一个猪,为了保本或者说稍微赚点钱,屠户也会相应抬高猪肉价钱。

其五,“猪肉这么贵全是冰箱惹的祸”。如果在城里有人说这样的话,肯定会以为这个人脑子有毛病,冰箱怎么可能导致猪肉上涨呢?但这句话出自农民之口,而且有一定的道理,并非毫无根据。家里有电冰箱的农户,他们一般会去镇农贸市场买肉,买回来就放在冰箱。但是没有冰箱的人,除了赶集的时候去镇农贸市场买肉外,想吃肉的时候,也只能买本村屠户的猪肉。显然,有冰箱的农户导致了该村猪肉市场的萎缩,猪肉消费群体的减少,也是该村猪肉价钱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该村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农户买了冰箱,农户都在赶集的时候去镇农贸市场买肉,那么A村的猪肉市场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或许对于A村那些没有冰箱的农户来说,要想吃上肉,可能要花费更多,这些没有冰箱的农户也有可能不买肉吃。而对于屠户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本来买肉的人就少,猪肉价钱太贵的话,肉也就越来越难卖,“乡下屠户”也许在若干年后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湘ICP备180169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