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向培年: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现状探析

向培年: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现状探析

作者:向培年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第79期 总第678期) 更新时间:2012-7-27 录入:陈鹤轩

——以中部S县为例

本人在乡镇工作了20多个年头,对乡镇党委书记有颇多的接触,他们是我们的领导和良师益友,他们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现对以中部S县乡镇党委书记的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现状分析  基本状况。  1.年龄结构。现在乡镇党委书记年龄结构适中,在中部S县13个乡镇中,平均年龄为35岁,最小的29岁,最大的45岁,本人1984年参加工作,当时所在S镇的党委书记年龄是56岁,近10年来S乡镇党委书记的年龄平均下降了6岁。  2.文化结构。中部S县13个乡镇党委书记全部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专科7人,本科5人,研究生1人,1999年1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有1/3是高中文化程度。  3.综合素质。担任中部S县1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可谓年富力强,年轻有为,个个能写会干,人人都有领导能力和水平,全部为书记镇长一肩挑,其中2个乡镇党委书记为女性。去年10月,S县27岁的一名镇党委书记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近10年来,在S县13个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没有一人因违纪违法受到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的。  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中部S县乡镇党委书记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1.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从整体上看,乡镇党委书记素质是高的,能力是强的,但存在一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存在实际能力不强的问题。一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学历是补习的或者是“爆炒”的,其实际水平与学历不符。表现在一是缺乏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工作中执行、协调能力不强。二是工作缺乏迫力。表现在工作优柔寡断,缺乏领导形象。三是有些书记权力欲望太强,团结意识太差,不能发挥班子领导的集体力量和副职的优势,导致班子内耗等问题突出。  2.工作忙于应酬。目前一些乡镇党委书记一半的时间在忙于应酬,各种多如牛毛的达标验收检查,工作半年、年终考核,各级领导的工作督办,镇党委书记应接不暇,这就给一部分乡镇党委书记提供了研究应酬学的平台。一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只在应酬上下功夫,潜心研究应酬规则,很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表面文章,这是造成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实际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应急能力。一部分乡镇党委书记求稳怕乱,对群众的诉求不是使用疏导的方法,而是采取“水来土掩”的办法进行堵访、截访保稳定,因而造成群体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恶性循环。遇到矛盾纠纷不敢正视和面对,踢给下属去应付,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乡镇党委书记就束手无策了,应急处理寄托于政法机关的压制,这种方法在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往往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对群众无法交代,对上级无法交代,影响仕途,其乌纱难保。  4.忙于升迁。很多乡镇党委书记工作做表面文章,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摆花架子。他们研究的是官场潜规则,探讨的是领导的爱好,揣摩的是领导的喜怒哀乐,包括领导抽烟及喝茶的姿势就是他们探讨的内容,为升迁铺路。  他们做乡镇党委书记的宗旨是从“县局副职→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局长”走了一圈的潜规律,扎根基层那是为了早日离开乡镇的一个幌子。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选用范围狭窄。当前,乡镇党委书记的选用范围狭窄,一是从乡镇副职中选拔任用乡镇党委书记,老书记挪窝后副职一般就顶替了。二是在县直机关办公室人员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他们大多是县委书记、县长眼皮子底下的几个人。三是个别部门负责人也有被提拔为乡镇党委书记,但这类人员是很少的。  2.缺乏透明度。选拔乡镇党委书记缺乏透明度,大多是组织部门先认命后选举,没有形成选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科学规范标准,在选拔乡镇党委书记上缺少公开、透明。当前乡镇党委书记的主要任用大权仍然是上级个别领导说了算,是组织“意图”,选举推荐只是流于形式,掩人耳目。  3.铁饭碗带来的弊端。乡镇党委书记是只能上不能下的岗位,乡镇党委书记工作无论有否政绩,只要不触及法律就没有被淘汰的,这是铁饭碗带来的弊端,致使在职的乡镇党委书记没有多少压力感和使命感,造就了一些平庸书记的产生。  4.监督考评不到位。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缺乏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监督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凭着乡镇党委书记的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良心办事。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仅凭县里的考评考核及每年一次廉政述职那是远远不够的,很难触到乡镇党委书记的痛处。 乡镇党委书记的期盼  上述问题诸多不是乡镇党委书记本身的错,是选人用人机制问题,是管理体制问题,是监督制约问题。绝大多数乡镇党委书记是称职的,工作是务实的,笔者通过对几个乡镇书记的接触得知,乡镇党委书记普遍有以下期盼:  1.挂职锻炼。踏上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成为乡镇党政一把手,在基层面临很多难题需要他们去解决,机关人员的管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打造诚信政府、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等等,他们需要去驾驭,迫切希望上级组织安排他们到沿海发达的地方去挂职锻炼,开阔眼界,扩展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2.专业培训。再学习、再提高是乡镇党委书记们共同的心声。众多踏上乡镇党委书记岗位的人员,一般最多只有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几个月的知识培训对乡镇党委书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上省及中央党校去系统学习深造那是乡镇党委书记一种向往和追求。  3.论坛交流。在一般普通乡镇和农村乡镇,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乡镇党委书记在下面疲于应酬工作,很难得与外界交流,他们很是希望上级组织及部门组织一些论坛和经验交流会从而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学习借鉴他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使本乡本镇的工作得到创新与发展。  4.破格提拔。有人说乡镇穷,乡镇苦,上面千条线,根根都可能是勒死人的弦。安全生产、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疫病防控、防汛抢险诸多的“一票否决”如利剑头顶高悬。乡镇党委书记更多的体会是乡镇是各级领导深入基层的接待站,乡镇是问题的挡箭牌,特别是偏远农村乡镇,乡镇党委书记要得到提拔是很难的事情,因此乡镇党委书记盼望各级抛弃用人机制上的论资排辈的习俗,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使自己得到破格提拔和重用。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改革用人机制。在乡镇党委书记的用人机制上要向广州“千人计划”用人那样,综合运用民主推荐、公开推荐、公开选拔、公开遴选、公务员招录、公务员调任、挂职锻炼等选拔乡镇党委书记,形成制度化,打破用人机制上僵化的条条框框,研究制定出乡镇党委书记的任用标准,选用程序等,建立一套科学的乡镇党委书记选拔机制,使有志于担任乡镇党委书记的同志有参考和明确的努力方向,优胜劣汰,形成乡镇党委书记的职位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好氛围,切断消除乡镇党委书记用人上的腐败行为及不正之风,真正把德才兼备、年轻有为,年富力强,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推选到乡镇党委书记的领导岗位。  2.强化教育与管理。对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与管理上级组织一刻也不能放松,让乡镇党委书记一是要坚定信念,坚定政治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二是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立党为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从自身做起,抵制和消除腐败。  3.强化监督。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定期审计制度,每年审计一次,做到警钟长鸣。县纪委及组织部门对乡镇党委书记每年至少要有两次廉政谈话,建立对乡镇党委书记家庭收入及家庭红白喜事要进行报告制度。乡镇纪委书记实行垂直管理,本级纪委主要对上级党委和纪委负责,切实推行党务公开,乡镇党委书记每年进行述职述廉,建立一套完整地消除乡镇党委书记拒腐防变的运行管理机制。  4.强化能力的提升。强化乡镇党委书记能力的提升,一是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组织能力的提升。乡镇党委书记工作要有号召力,感召力、凝聚力,把乡镇领导班子集体团结起来,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形成领导班子战斗的集体。二是强化乡镇党委书记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培养乡镇党委书记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的习惯,以民为本的理念。三是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理论素质的提升。注重对乡镇党委书记理论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乡镇党委书记不断提高理论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税费改革和撤乡并镇后,乡镇工作客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很多好的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乡镇变大了,权利变小了,事情多而杂了,钱也少了、债务重了。面对农村形势新的变化,乡镇党委书记要明确新形势下的职责定位,提升能力,强化修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组织上的召集作用,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决策上的把关作用,工作上的协调作用,执行上的监督作用。  乡镇党委书记只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务实开拓的作风,好的工作思路,发挥自身优势,讲究工作艺术一定是一个称职的党委书记,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党委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湘ICP备180169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