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乡村增值的四大创新模式

[ 作者:唐人智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9 录入:吴玲香 ]

一、乡村价值再认识: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钱穆先生在《湖上闲思录》里说:“一个乡里人走向城市,他带着一身的心力体力,怀抱着满腔的热忱与血气,运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来奋斗,来创造。他能忍耐,能应付。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却也是来消散精力的。

一个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要休息,要遗忘。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他暂时感到在那里可以不再需要智慧,不再需要情感,不再需要意志与气魄。他也不再要紧张、奋斗与忍耐。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他那孤独与安定中,与大自然亲接,他将渐渐恢复他的心力体心,好回头再入城市。”

从城乡关系角度而言,一个城市郊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经济、历史等要素和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在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乡村的反映。

乡村的美就在于她乡村的“本质”,在盘活乡村资源时要细致梳理、深入挖掘,以市场的眼光和创意的思维,寻找相同资源中不同的内涵,甚至不拘泥于已有资源,而是立足市场需求,创新性地创造资源、引进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无外乎三类:也就是三生资源——农村生态空间,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和成果(空间),农民生活方式和设施(场地)。

二、乡村价值的四大创新模式

(一)旅游引导模式 ——全域旅游,镇(村)景合一

“竹泉模式”

竹泉村旅游区确立了“以沂蒙古村生态和古村民俗为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显著沂蒙特色、泉乡个性、竹乡景观、农家风情,融度假、休闲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北方沂蒙山乡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逐步建成中高档度假居住地、商务旅游目的地、生态古村和农业观光体验地”的总体定位和功能定位。

构建“龙凤呈祥”的地理空间格局;整合资源,塑造“天人合一”的古村骨架空间;突出水景,完善“泉上古村”的村落景观;活化民俗,创建富有古村特色的商业载体。景区以活化的方式赋予作坊文化新的生命。如设置土法榨油、摊煎饼、竹篾编织、等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学习、体验、游乐,在劳作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二)产业融合模式

台湾飞牛牧场——一头牛的“六销”

飞牛牧场位于苗栗县通霄镇南和里,经营面积120公顷,现有服务设施面积计50公顷。 飞牛牧场分为乳牛生态区、蝴蝶生态区、可爱动物区、自然步道和水域生态区。乳牛生态区在飞牛牧场是招牌区域,广大的草原放养着数种乳牛让游客以最亲近的方式亲近乳牛;可爱动物区中有许多迷人的动物,例如贝多绵羊、新西兰白兔、台湾黑山羊等等,可以喂它们吃饲料、牧草,模样相当可爱;自然步道分为数条,有垂榕步道、榄仁步道、樟林步道、丛林步道等等,步道大多以木栈空桥、碎石砂土、连锁砖、红砖以及枕木等自然材质所组成。

(三)乡村生活体验模式 ——如火如荼的民宿

2016,是民宿迅速发展的一年,不管是政策、标准还是产品、市场,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民宿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民宿首先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住宿+。另外,强调的是“全新”,全新就是这个“生活”它是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此民宿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主人的故事、还要有在地文化的展示。

(四)新农人模式

新农人崛起,规模超百万级。

新农人,指的是具备互联网思维,服务于三农领域的人,其核心是"三农+互联网",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网商也涵盖在内。仅阿里零售平台上的新农人数量就已突破100万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新农人以微博、微信为主要的活跃平台。

不知名茶团队:

成功之道:众筹农业与茶叶情节。

创办时间:2014

创办人:王晓湘及8位小伙伴

品牌: “不知名茶”

不知名茶团队从王晓湘家乡的5座茶山开始,通过众筹的方式,整合了福建、广西、贵州、湖南1000多个茶山,和茶农签订了合作协议,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创业之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名/唐人智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