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某些乡镇就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暗访,从暗访的情况上来看,绝大多数的村都能按照上级要求,实行坐班制,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天都安排有人值班,为群众开展便民服务。
但仍然有少数村的值班情况不是很理想,有的村是“铁将军”把门,有的村门开着,却唱起了“空城计”,给群众办事带来了不便。
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少数村干部没有严格执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相关制度,统筹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没有把服务群众放在心上。
对村干部实行专职化管理是近年来各级党委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农村基层是党和政府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村干部就是“神经末梢”上的“神经元”,起着承上启下、统揽全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党的惠农政策能否落实到群众身上,成效如何?与村干部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广大村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群众当作第一要务来抓,严格按照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实行AB角补位制,每天都要安排人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门搞服务。对于临时有事需要外出的,要及时向乡镇党委报告,落实请销假制度,并在村干部去向牌上及时公开。要统筹处理好家事与公事的关系,从大局出发,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引导,不断提升村干部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强化对村干部的管理,不定期对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于长期脱岗、敷衍塞责、不安心工作的要及时惩处,必要时进行组织处理,树立“能者上、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要落实好村干部的相关待遇,逐步缩小主、副职干部的报酬差距,调动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真正让每一名村干部专职更履职。
(作者单位:中共应城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