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三重三轻”问题应引起重视:
1、重形轻质。一些地方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生活表象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变化,却轻视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和谐社会建设等。如对农民素质如何提高、农村文教卫生事业如何发展等,只字不提。
2、重建轻管。如今乘车下乡,可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地方把农宅建设在公路两侧,一字排开,个别地方长达1000米,看起来既显眼又漂亮,但是给管理和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在没有制定规划的地方,最突出的是乱建农宅,这对今后新农村的路、水、电建设造成了被动。就是在制定了规划的乡村,有些也是随心所欲,并未按照规划执行。
3、重外轻内。有的村庄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只注重房子翻翻新,道路硬化下,房前屋后栽几棵树,可没有体现出来特色,没有展现出来美丽,没有把质朴的内在美表现出来。
建议:
1、内提素质外塑形象。各相关部门要聚力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积极争取和编列项目倾力支持;市、区美丽乡村办公室要全力协调,加大平时工作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及好做法,总结形成经验予以推广。
2、专业团队精心打造。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依据各村实际,要聘请专业人员现场进行设计,科学规划,打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地景、村景、民景,让群众享受美丽乡村带来的实惠。
3、动态管理严格考评。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政府要出台严格的动态管理考评机制,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功能不落后,管理常创新,群众长期受益。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鄂西北在线2017-03-15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