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尚柏仁:乡村旅游前景无限

[ 作者:尚柏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8 录入:19 ]

周末无事,又逢天气晴朗,便约朋友到一新农村去游览。

这个村庄我已十余次去考察、调研和参观过。距市区仅二十几公里,属城郊半小时经济圈。

村里过去并没有过多的资源和特色,仅有一棵2000余年的古柏树,两棵数百年的古槐,一座残破的庙宇。

村里经济状况一般,属典型的旱地农业。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生。村庄内房子很少,村民大多居住在豫西特有的窑洞里,而且吃水困难。村落临近省道,交通便捷。

目前,朋友在这里任第一书记。

给该村带来发展机遇的是搭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首班车。改革开放后,本村的一位后生在外拼打多年,在挣到了钱的同时,眼界大开,他先后在外地搞起了观光农业和采摘园,几年前又看好了乡村旅游市场,便以村里的庙宇和古树为切入点,用活国家政策,改造了村民破旧的窑洞,在该村打造养老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而今,村里的硬件设施基本完成,古树得到了完美的保护,庙宇已恢复,道路硬化,窑洞改造完毕,土地规划结束。

该村发展的今天,一是有了一个好的、干事的、有远见的带头人;二是充分利用了国家美丽乡村的建设政策;三是有外来资本投入;四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前景和重要性;五是村民们保护、修复、挖掘古村落文化的观念已初步形成;六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农村的实施;七是农民对富裕的渴求;八是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优惠政策的加大,以及农民外出打工的艰难和经济大形势下滑,返乡创业已成趋势。以上原因是该村发生巨变的重要因素。

参观之后,仍有几分担心:一是软件建设刻不容缓,景区的内容与形式尚不能完美结合;二是文化内涵欠缺,对有些历史典故及传说的整理过于离奇;三是部分硬件建设粗糙,精品工程较少;四是景点单一,自身特色不突出;五是服务还跟不上;六是有社会效益和轰动效果,而经济收益尚不明显。所有这些,亟待下步完善。

2017年3月5日夜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交通交通运输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