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农村人晒出了自家的豪宅,还分享了房子的造价,让不少身处都市的人感慨:农村的房子真便宜!随后在评论中,越来越多人晒出了自家在农村的住宅,外观与城市里的小别墅没什么区别,花费也都在百万左右,网友则纷纷表示羡慕嫉妒。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当初的“残垣断壁”,很多住宅都有着气派的大院,别墅一样的小洋楼,并且大门又宽又高自家汽车来去方便自如。可随着元宵佳节的远去,农村就出现了人走屋空后的凋敝景象。一方面,大部分村里15岁以上的年轻人,除少量因读书、参军外,其余皆外出务工,除了农忙、春节或者丧葬之外,村里很难看到壮劳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教育日渐式微,撤校并校政策的推行,农村的造血功能也日渐丧失。
乡村的凋敝,与年轻人走向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不少农村的年轻人不喜欢呆在农村,而是更加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为了能在大城市中站稳脚跟,不得不在城市买高价房子。但同时也想在老家宅基地建一套房子,不论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归根”体面,亦或是纠结宅基地会不会升值。因此,一座座新建的宅基地拔地而起,却只是每逢过年“热”一回,“空心村”成了农村不言而喻的现象。
“空心村”已然成为现行农村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则是宅基地废弃、空置与低效利用。在农村,常能看到老房无人打理的景象,老人们均已过世,而其宅基地却未收回进行再分配,"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的现象普遍于寻常百姓家。但按照我国宅基地管理政策,宅基地的分配是“一户一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有限的,如不加以合理规划利用,必定会使村落的年轻人面临无地可供申请的局面。
农村人口的不断更新,让宅基地问题变得亟待解决,但宅基地却也是我国农民能享受到的为数不多的福利,因此,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去维护农民利益。如何补偿才算是合理?怎样才能确保农民享有整治宅基地带来的合法效益?怎样才能确保整治出来的土地用于增加耕地面积或正规用途,而不是变成不法之人牟利的工具?唯有将这些问题都逐一解决,方能对“空心村”下手。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金土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