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不吃农家饭不知农家事

[ 作者:牧马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1 录入:16 ]

中国纪检监察报1月10日消息,记者不久前到某村开展民情恳谈工作,村主任向记者大倒苦水:今年,省里某厅下派了4名扶贫干部到村里,这本是好事,谁知他们到村第一天,就要求村里先给他们改善住宿条件,将茅厕改为卫生间,4人吃饭用的碗筷单独摆放,安装无线网,购置桶装矿泉水…给村里添了不少麻烦。(1月10日澎湃新闻)

扶贫干部是“油”、贫困群众是“菜”,若油不能入菜,那则是一道干瘪的食材。扶贫干部,如不能心系群众、关心群众困难、全身心为村庄发展操劳,孰能为民解忧、为民办事、助民脱贫?贫困群众心里的“及时雨”、“救命草”又哪里去找?扶贫干部不能像那漂浮在水面色彩斑斓的“油”,只是表面看着光鲜。

党的十八届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扶贫工作者而言,到基层开展工作或许很困难,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的困难得到了解决,他们的需求让我们知晓,这只是他们最简单的需求。对贫困对象精细调查,需要基层干部俯下身子,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亲眼看看群众的生活状况,亲耳听听群众的内心声音,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获得精准扶贫的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才能将原来的粗放式扶贫转变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精准扶贫。从而才能找准“穷根”,制定具体的方案,扶持困难的群众,解决群众的需求。

党中央交给干部这项任务,那就要打好这一丈。扶贫干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让所有真正的贫困户脱贫。要保持自身扶贫工作风清气正、干干净净,杜绝不正之风。严守政治纪律,树立宗旨意识,为民掌权用权,为人民谋幸福,为群众某利益;严守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重要八项规定和上级有关实施办法等规定;严守生活纪律,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注重生活小节。

“吃吃农家饭,知晓农家事”。贫困群众吃什么,扶贫干部就跟着吃什么,想要吃的好,那就先让贫困群众吃的好。把群众当“亲人”、和群众“交朋友”才是扶贫干部在基层的立足之本。把脱贫当成自身的“国家大事”。对农村贫困群众来说,脱贫就是“及时雨”、“救命草”,关乎生计问题,早一日脱贫,就早一日过上好日子,少受一些苦;对扶贫干部来说,扶贫是本职,是造福于民的好事,容不得一丝疏忽。因此,脱贫攻坚,不能等、不能拖,扶贫干部要把它摆在首要位置,抓紧时间、主动作为,尽最大努力给予贫困群众帮助和支持。

作者地址: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