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下江镇:苗侗民族的拐婚习俗

[ 作者:吴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2 录入:实习编辑 ]

拐婚,也叫逃婚,主要是因男女自由恋爱,或因逃避父母包办婚姻,女方未经父母同意,私自嫁给自己意中的男人,或男女情场相恋,私定终身。在“拐”姑娘时,男方会私下择吉日并告知女方,趁夜深人静,女方父母熟睡后,男方由二男一女陪同,到姑娘屋边用暗号联络,姑娘听到暗号后,悄悄跟着男方走,在出大门时,有意敞开大门,意为留给哥、弟家吉利。出门后,待到离开女方屋地基外,男方用纸油伞(桐油油的伞,桐油能辟邪)遮住女方出到寨边,再换上男方备好的新衣新鞋等衣物,到男方家后,由两个“接亲婆”接进家,喊礼,但不闹洞房。

第二天清晨,男方派一人拿雨伞捆麻绳条到女方家去给父母报信,并说:“丢东西丢针线你们去找,丢姑娘你们就不用去找了,姑娘已到我们的家穿衣吃饭去了。”然后立即返回。

第三天又派两个人去女方家求亲,礼物有:两瓶酒,两只鸭,八包糖,一对蜡烛,两封炮,用圆篮子挑,篮底用红纸垫,鸭笼用红纸包,送到女方娘家,女方娘家一般都拒绝,男方又将礼物挑回。第二次(隔一天)又去,允许进家商谈,但不弄饭吃。第三次去,女方接收礼物,杀鸭敬神,放炮,表示同意合亲,并通知叔伯家人来吃合亲酒,并商量“回门”、“动大媒”等事宜。饭桌上男方家试探问女方家聘礼多少,男方回去后备办。男方择日先“动大媒”,每逢佳节送节礼,并商量办正酒事宜,最后办正酒。第二年还要送一年的年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包办婚姻越来越少,拐婚现象现已少见,自由恋爱成为主流,但是,古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下江别样的民族风情。                      

作者单位:从江县下江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