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4时许,在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漩坪乡椿芽村2组(小地名:黄莲树)处,一辆共载有9人的农用车发生侧翻,导致9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但无生命危险。据介绍,此行系绵阳市农业局所属工作人员到该村进行精准扶贫,返回途中,因道路维修,小车不能通行,于是坐当地农用车下山,不幸发生车祸。(8月11日中国新闻网)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于四川山路崎岖难走的喟叹。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四川的道路交通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如果落实到具体的贫困边远山区,其实“出行难”依然是个大问题。“要想富,先修路”,确实,对于那些地处偏远山区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群众来说,一条通畅无阻的公路无疑就是他们的“幸福路”和“小康路”。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西属岷山山脉、东属龙门山脉,是“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北川县既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又是一个山区县,精准扶贫的任务重,压力大,群众对于脱贫致富的需求相当迫切。这次绵阳市农业局9名工作人员在扶贫过程中不幸遭遇车祸,让笔者不禁想起今年3月8日,四川乐山市公路局局长王川等一行7人,在勘察小凉山精准扶贫交通项目时,不幸天降横祸,7名志在修路扶贫的干部,永远地倒在边岩垮塌的石堆中,因公殉职。虽然这次绵阳扶贫干部遭遇车祸并未出现因公殉职的情况,但是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还是不免让人感到哀婉叹息,同时也在心底对这些扶贫干部肃然起敬。这些干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精准扶贫,深入一线,勘察调研,为了打通村民的“致富路”,不辞辛劳、不惧危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贫困地区崎岖的山道上,还有许许多多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而日夜奔波的基层干部。他们默默无闻、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前行。在扶贫的道路上,有的干部虽然倒下去了,但是,不倒的却是他们的精神,不垮的是为民服务的坚强意志。笔者相信,在扶贫的道路上,还会有许多干部挺身而出,行走在山区、徘徊在险处;在扶贫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群众,挺起腰,迈开步,在干部的帮扶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挺进。
这场脱贫攻坚战,有很多参与者,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公务员,受益的一定是普通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为他们服务”。我想这不是一句空话,精准扶贫就是民之所想所求,精准扶贫也必然会给贫困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看到这正在一点点实现,也应该用最大的诚意,向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无私奉献的干部致敬。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观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