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唐卫毅:乡村垃圾亟待治理

[ 作者:唐卫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0 录入:王惠敏 ]

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乡村正经受着垃圾的重重压迫:白色污染,环境破坏,饮水安全,居民的身体健康……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报道,在陕西乾县漠谷桥北有一座令人震撼的垃圾山,高七八十米,宽约二三百米,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灰色的巨舌,正肆无忌惮地伸进河谷,舔噬着原本属于这里的一片绿色。在它周围,没有树木,也鲜有杂草,只有弥漫的臭气、飞舞的垃圾袋,以及无数蚊蝇在空中纷飞滋扰。类似垃圾成山的现象,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垃圾,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工作生活之后所扔掉的各种废弃物。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都在出现海量的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对于垃圾的处理,很多企事业单位及群众一直以来就延续着随便扔的习惯。虽然这些年来,城市开始注重垃圾分类,并且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仍然难以消化掉生活中所制造出的全部垃圾,致使部分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比如,有调查显示,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地区,使得很多农村成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将以往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垃圾围村”。

为何农村垃圾难以得到有效治理?一位在农村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的基层人士,总结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三方面困难,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没有统一的经费保障,处理设施、处理方法不够科学;二是垃圾从收集到集中清运缺乏专门人员;三是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差,很多陋习尚未去除,良好的习惯尚未建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大量堆积,不仅极易产生对土壤、水源地的污染,而且也加剧了农村环保所面临的严峻处境。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的农村垃圾总量约为1.2亿吨,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显示,若将城市辖区的农村部分算在内,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2.02%。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提供的数据则更说明,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中,有许多都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有的还处在最原始的垃圾自然堆放状态。由此来看,垃圾围乡、垃圾成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科学治理、有效治理农村垃圾成灾问题,亟待高层尽快决断。一方面,需尽快拿出规划性的意见和方案,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施规范化、系统性的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解决城市垃圾向农村倾倒的问题,不能什么垃圾都往农村一倒了事。要提高城市垃圾向农村倾倒的成本,同时,把治理农村垃圾与治理城市垃圾结合起来,同步规划部署和运行,防止农村垃圾治理刚有成效,城市垃圾又接踵而至。总之,垃圾问题不是个小问题,要树立“把垃圾治理好就是政绩”的理念,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垃圾治理上。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各级党委政府,下大力气治理垃圾问题,并且治出成效,治出真正的青山绿水。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青岛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