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陪几名学友到一景区游览,本想吃一些当地的农家菜,但令人遗憾的是,端上餐桌的却是平时在城里吃腻了的大鱼大肉,几乎没有一点“农味”。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兴建了许多集餐饮、旅游设施为一体的农家乐,深受许多城里人的青睐。但笔者认为,要想让农家乐这条道路走得更远一些,必须从长计议,务必做到“四忌”。
一忌盲目一哄而上。有些地方在发展农家乐上,不注重实际、实地、实效,盲目跟风,赶新鲜。比如一些农户看到有的地方用土鸡做的特色菜卖得好,也不考虑当地不适合养土鸡的实际,就引进大量的土鸡进行养殖,结果是栽好了“梧桐树”,却引不来“金凤凰”。
二忌缺乏科学规划与布局。大兴农家乐,科学规划与布局是关键,既要着眼于前瞻性,又要着力于政策导向性和层次、规模的多样性与整体性。尤其要以景点、景观作支撑,做到生态、社会、经济利益的有机统一,眼前、长远利益的相互兼备。否则,必然导致农家乐昙花一现。
三忌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所谓农家乐地方特色,就是要在其内涵上充分体现“农”这个主题,展现“家”这个载体,达到“乐”这个目的。若偏离这三个字的本质,缺少有别于他地的环境、民俗、风味、游乐项目等这些鲜明的地方特色,那么这一产业与其说想抢占市场制高点,倒不如早点收场。试想,在你那儿看到的、玩到的、吃到的,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到,还有谁愿意花钱花时间到你那儿去呢?
四忌缺乏规范的服务与管理。发展农家乐,不仅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而且要有源源不断的客流量,这样才能真正把农家乐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并作为一张地方名片远传千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农家乐的系统化管理与服务,包括环保、治安、卫生、工商、税务、水电、交通、烹饪技术、服务态度等,如果这些配套跟不上,农家乐产业只能是短期效益,要想得到长期发展很难。
因此,笔者建议当地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景区农家乐的引导和管理,真正把农家乐办出特色;同时,也希望一些农家乐的经营者多动脑筋,拿出新花样,办出自己的“农味”,吸引更多顾客,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井岗山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