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新一届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任期,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三年。抓好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握好用人导向,选人要“精准”。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要改革,要创新,而改革、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而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农民的脱贫致富是最关键的。“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精准脱贫还需精准的村干,选准用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已经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是资格条件要高要求。把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道德品行作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主干候选人资格和任职条件的重要内容,并在候选人酝酿提名阶段公开发布,让百姓监督,把好人选素质关。
二是选人视野要扩大。把“民情上的知情人”、“政策上的明白人”、“科技上的带头人”用起来,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建功立业。注意从农村专业大户、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现任村干部、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乡村医生教师中推荐村级组织班子成员提名人选。鼓励土生土长、素质好、有见识、有本事、有业绩、对家乡有感情、愿意回乡服务的民营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参与换届选举。本村党员没有合适村党组织书记提名人选的,要从上级机关选派的驻村干部、乡镇包村干部以及从本村走出去在各级机关单位提前离岗、退休干部中推荐选拔。
三是班子结构要优化。结合实际确定每个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班子职数。重点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村“两委”班子,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主动参与竞职,力争使优秀大学生村官进人村“两委”班子的比例有所提高;提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人、交叉任职”,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做好部署安排,工作要“细致”。一是认真制定方案。县乡两级都要在全面摸清底数、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合理安排确定实施阶段、重点任务、时间进度、责任主体及具体要求等,做到时间到天、任务到人。二是抓好培训工作。在换届工作实施前对参与换届的工作人员、指导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换届工作的相关文件政策规定,提高指导换届工作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提前审计评议。坚持“先审计后换届”原则,早动手、早安排,组织农经部门对农村近三年来的账务进行全面审计,特别是对村集体经济收人较多或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村进行重点审计,形成审计报告并予以公开。普遍开展对农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考核评议工作,将任期内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提名确定候选人的重要依据。四是广泛宣传发动。在换届启动阶段对农村“两委”换届的目的意义、程序方法、法律法规、选人标准等广泛宣传,让广大党员群众及时了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端正换届风气,要从严从实。严肃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纪律规定的约束力和案件查处的威慑力,严格按照要求,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预防在先,防止换届中个别干部思想行为发生“病变”。要进一步严明纪律、严肃教育、严格监督、严厉查,拿出硬性措施,形成高压态势,严查违纪行为。同时建立健全换届工作违纪行为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先变处时急处理机制,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让那些想人非非者戛然止步,让那些蠢蠢欲动者望而却步,让那些投机钻营者迷途知返,让那些以身尝试者罪责加身,绝不让不正之风蔓延,用铁的纪律保障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满意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