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破除效果悖论需要增强群众扶贫参与度

[ 作者:冯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4-26 录入:王惠敏 ]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易挫伤扶贫积极性。(04-10 半月谈)

  扶贫干部在落实中央扶贫政策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实现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增收。但群众却出现了有获得无感觉的现象,这是扶贫方法出了问题,需要在综合施策中增强群众的参与力度,从而增强获得感。

   脱贫攻坚要激活群众合力。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基层干部做得多,宣传得少,政策未做到家喻户晓,落实优惠政策未公开透明,群众参与度不高。如水电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基地的发展等,在规划实施中群众未参与论证、规划、实施的过程;在惠民政策的落地的过程中,既未进行政策宣传,也未对分配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群众在思想上有很多疑虑。致使在扶贫过程中,成了扶贫干部唱独脚戏,有的群众认为扶贫是政府工程,因而站在一旁看,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有的群众对结对帮扶干部送去的物资资金,总是要问上一句是政府给的,还是帮扶干部给的。事实告诉人们,要增强群众的感觉,就要增强群众参与的力度。

 破解有获无感要创新扶贫思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又有深度贫困地区和巩固脱贫成效两个拦路虎,需要扶贫干部在聚集群众合力中去破除。因而要创新扶贫思维,把落实中央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完善水电路设施、建设致富产业基地、落实惠民政策中,把政策交给群众,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监管,惠民资金发放的全过程。广泛争求群众意见,依托群众的智慧,破除脱贫攻坚中的困难,既展示了扶贫干部的公心,又增强了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扶贫工作的合力。

破除“效果悖论”需要基层干部主动作为。不可否认,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在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中,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得到了迅速提升,故而有了抓住脱贫攻坚的契机,迎难而上破除一切问题的想法。如修建了村道水泥路,就要求修建户道路的要求等。因而扶贫干部要在落实扶贫政策中,对接群众的需求,以一事一义等方式,继续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地活力、补足公共设施的短板;运用脱贫成果,对比扶贫前后村容村貌和生活的变化开展感恩教育,增强群众借助党的扶贫政策、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奔康的获得感,享受奋斗的幸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