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树下,薄暮时分,干部群众团团坐,家长里短、发展建议、政策落实,大家摆、大家议。今年以来,单县“乡村夜话”在各村推广,成为了一种化解民生难点、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形式。(9月17日 人民网)
“乡村夜话”是一种走访群众的“量身定制”方式,这种切合了群众务农的时间原因,把走访群众的时间选在了晚上,这是一种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方式,更能够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乡村夜话”也是一种服务的方式,这样的创新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来源于“群众思维”能够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自然能够和群众团团坐,心连心,让工作更“接地气”。
古人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乡村夜话”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要更好地服务群众,就要走到群众的身边去倾听民声,才能够关注民生,更好地服务群众。
当然,“乡村夜话”也是一种向群众请教,当群众“学生”的一种方式,通过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讨论政策落实,发展建议等,让群众参与到治国理政中来,更能够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智于民。
团结就是力量。“乡村夜话”通过和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乡村献计献策,为群众解忧解愁,在谈话中、在实干中让乡村的各项各种更能够落到实处,画出更美丽的乡村新天地,让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