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阿克苏苹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同“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库车白杏”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和有效运用,共同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09-14 新华网)
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新疆利用注册的“阿克苏苹果”“阿克苏红枣”等一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仅做大了产业,而且让群众搭乘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增强了脱贫的成效。
注册地理品牌商标成效突显。在实施脱贫攻坚中,新疆、陕西等地发挥地域产业优势,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地名商标,既促进了扶贫产业连片发展,又为农民的产品销售提供了品牌效应。如阿克苏、陕西在发展苹果产业中,注册阿克苏苹果、商洛红富士等商标,统一对外宣传广告、包装和规格,以品牌效应走进了全国大中城市和乡村市场,优先占领了市场份额,消除了群众销售的困难,实现群众的脱贫增收。今年四川又推出了扶贫公益商标,让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对接了各类展销会、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走进了校园和市民的餐桌,对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发生了撬动效益,实现了增产增效增收。
地理品牌商标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全民实现同步小康,是党向人民的庄严承诺。而发展扶贫产业,又是群众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因而扶贫干部在发展扶贫产业中,既要利用现有成功注册地理品牌商标的辐射,因地制宜地发展扶贫产业,消除产品的市场制约。又要利用当地的独特自然优势,不断培育名优品牌,申请注册独有的地理品牌商标,给农副产品的对接市场以靓丽的名片,促进产业基地做强做大。也要借鉴四川的经验,申请注册扶贫公益商标,在解决农户小散名优产品的销售中,促进优质农产品的连片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
做大名优品牌商标,需要强化技术保障。当前群众发展最大问题是技术瓶颈尚未突破,因而基层组织要借鉴贵州的经验,促进产业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在为其建立实践基地中提高农民的技术含量,及时更新品种,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发挥农口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土专家等的力量,在实地加强农村群众技术培训的同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产品质量监管的问题,强化源头管理,不断优化地理名牌商标的品质,让产品在占领市场中扩大销路,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造血功能,保持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