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利剑出鞘除黑恶 巩固政治生态强基础

[ 作者:蜀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07 录入:吴玲香 ]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中级法院对陈新昌等人涉黑案二审公开宣判,依法驳回陈新昌等8人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部分绍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此次宣判。(09-06 澎湃新闻)

作为村支部书记,是一方治理的领导者,更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然而陈新昌担任支部书记的10余年时间,培植自己的利益集团,成为当地的黑恶头目,并将当地6名村干部拉进犯罪团伙,最终受到了人民的审判。被绍兴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能人”治村不能迷失政治方向。个别发展致富的能人,一旦被选拔到村居领导班子岗位上,既不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历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又不履行自己的竞选誓言,带领在群众脱贫致富上。而是运用自己的权力积累人脉关系,把自己的心腹选拔进两委班子,招募社会成员培养自己的势力,开办企业,在当地强卖强买,垄断经营经营,甚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殴打他人,扰乱机关单位、企业秩序,危害了当地的营商环境,污染了政治生态,成为了当地黑恶集团的领导者。如绍兴一村支部书记陈新昌就是如此,将其犯罪集团绳之以法,将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纯洁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基础。

“能人”治理需要监督执纪护航。作为村支部书记的陈新昌,其所作所为,当地群众迫于其利益集团的压力不敢言,然而作为其上级党委政府和纪检部门难道无所闻,恐怕是在以黑护商、以商养黑中的利益输送,让上级党政和执法部门失去了依法问责的底气,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其保护伞,让其在当地存在了10余年,在打黑险恶的攻坚战中才得以拔除,其教训深刻。警示基层党委政府和纪检部门,在基层换届中要加强村居两委干部的政治审查,严防有政治污点的人混进基层干部队伍,同时要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加强基层干部的管理,发现行为举止不端、侵吞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并清退出干部队伍,由司法部门依法追责,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

依法打黑险恶必须动真碰硬。绍兴市不仅对陈新昌领导黑恶犯罪集团绳之以法,而且在中院的审理中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旨在显示在公正执法中铲除黑恶势力的决心。因而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黑除恶的批示指示精神这指导,按照中央的部署,既要对当地打黑险恶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又在依靠群众的力量,创新线索排查机制;又要动真碰硬地铲除黑恶势力,挖出其背后的保护伞,不管涉及到谁,都必须依法处理,斩草除根,才能向中央督察组和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案,为地方基层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把它建成群众的主心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

(作者地址:盐亭县金鸡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