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结合山东省“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开展,推行“挂包负责、蹲点调研”工作机制。区委书记刘忠远表示,“倘若一轮一轮的走访,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群众就会认为我们是在走形式,因此必须大力抓好落实。对于暂不具备条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能回避,要实事求是地解释到群众满意为止。”(5月13日 人民日报)
“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是服务群众、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和载体。最近,博山区结合山东省“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开展,推行“挂包负责、蹲点调研”工作机制,用“真诚”拉近干群距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同时,拓展实践见识,增加了工作“底气”。可以说,走访活动的开展是用情、用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所以,笔者认为,力戒形式主义形成走访的长效机制。
走访活动是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送到每家每户,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在走访过程中,要在认真摸实情、查问题、找短板的过程中,分类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密切联系党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让人民群众通过大走访切身感受到有变化、得实惠。
同时,走访活动要带着目标走、奔着问题去,解决问题重实效。走访不是走形式、要用扎实的作风全面摸清群众的实际情况,用过细的工作全面掌握当前的瓶颈制约,用改革创新的方法破解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促进发展、取信于民,做到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更密切,凝聚起一股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
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依靠的力量。我们只有通过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把走访活动作为锤炼党性、锻造作风的一次大排查、大整改,才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形成走访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看到满满的正能量,从而发自内心地为我们干事创业的良好作风点赞,才能自觉地参与营造心齐气顺、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建设强富美的家乡出力流汗。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