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违纪违法“说客”行为伤民更深

[ 作者:云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04 录入:吴玲香 ]

在频频曝光的群众合法权益被侵害事件中,活跃着这样一批基层干部说客:他们在接到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后,不认真全面展开调查,反而巧言令色替违法乱纪者“站台”、捂盖子。各路干部说客们或明说,或暗示,以偷换概念、威逼利诱、拖延处理等方式,“游说”被侵权人妥协或者放弃维权,为基层百姓深恶痛绝。(4月29日 新华网)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群众利益被违纪违法行为伤害时,身为地方官员,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应当站出来主持公道、为民撑腰,充当“坚强后盾”,阻止违法行为,挽回群众损失。可在一些地方,官员不仅未防患于未然,在源头遏制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即便在群众利益受侵害、忍无可忍时,还顾及自己的“小心思”,不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平正义,反而当起了说客,企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变相包庇纵容违纪违法的行为,这种做法岂不伤民?

违纪违法损人利己,本就立不住脚,你软它就硬,你强它就软,但相较于零散的群众,这些违法行为又具有绝对的“优势”。或自恃对当地税收贡献大,违法有底气;或自信身后有“保护伞”,一般人动不了;或以黑恶势力自居,根本就不怕事。如此种种,群众单枪匹马无法与之抗衡,自然把希望寄予政府和官员。这个时候,如果官员还怕这怕那,执法人员瞻头顾尾,不仅失责不为民做主,反而站到违纪违法行为一边,必然使违法行为更加肆无忌惮,继续侵害群众的利益,造成更大的伤害。

不管是出于利益上的考量,官员自身陷于利益勾结之中,担心违法乱纪行为被查影响自身;还是出于“家丑不可外扬”思维作祟,怕违法乱纪行为曝光影响地方形象而护短、包庇;或是被人情关系所包围,不想得罪老板或其后台,遇事“和稀泥”,即使能在短期内捂住“盖子”,维持表面上的一片安静“和谐”,但纸终究包不住火,问题不被控制解决,就会以更极端、更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损害更多、更大群众的利益。如此懒政不作为,也是对群众的极大伤害。

群众利益无小事,铲除违纪违法行为,为群众伸张正义,是官员应尽之责。尤其是当群众反映诉求、提供线索之后,更要深查细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挽回群众的损失,真正成为群众值得信任的靠山,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宁可将群众越伤越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加强明查暗访,对“说客”干部从严问责、严惩不贷。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