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违规请吃非小节

[ 作者:鱼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6 录入:吴玲香 ]

“我再次郑重检讨,作为班子成员,不但没有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还出现了违规接待行为。这说明自己对作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在最近召开的镇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浙江省玉环市干江镇人大副主席颜某某开展了自我批评。(中国纪检监察报 4月15日)

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对于公款消费,在共二十六条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不可谓不祥。具体到工作中,公务接待是指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党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对因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而来访的公职人员,使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和其他公共资金,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与工作服务的社会交往过程。正常公务接待无可厚非,其关键是不能逾界。但假以把本属私人宴请,却假借上级之名,虚造审批单,篡改接待人数用于公款报销,实属不该。违规请吃非小节。

作风决定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作风优良,离群众的距离就近,作风一旦出问题,就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因为老百姓对党员干部这种所作所为看得见、摸得找,所以它对党和政府威信的负面影响最大。本案中的颜某某并非不知晓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先从13人改到15人,而后又隐约显示为18人;能够以市财政局在下栈头村验收“一事一议”项目为由,事实上,是对规章制度心存警惕之余,打了“潜规则”的擦边球,看似一种“软腐败”,实则是特权腐败的一种表现,是钻了监督“空子”。

长期以来,公款消费成为权力“虎威”的“筐”是不争的事实。公款的路途远远超出“公务”的边界。什么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出国,公款买车,公款旅游,公款购物,公款出书,公款打球,公款按摩,公款洗浴,甚至公款赌博……许多公职人员与公务不沾边的消费中,都有公款的影子。随着八项规定出台,“四风”问题总体得到有效遏制,但“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像颜某某这样打着上级旗号的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可见,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落到实处的制度规定,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非但不能产生约束作用和震慑效果,还会减损制度威信、削弱公众信心。

小节不守,大节难保,作风松一尺,行动就会退一丈。揆诸现实,众多的贪腐干部并非一日变坏的。其实早在第一次收下企业老板的红包、第一次参加彼此心照不宣的宴请时,就埋下了祸根。总觉得“吃一下问题不大”,总认为“有时候氛围整得融洽一些”更便于开展工作,总觉得用公款宴请私人朋友违规,但没有揣进自己私人的口袋,没有多大的问题。实则不然,在这些小的问题上不注意,必然导致对自身的纵容尺度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挽回的局面。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要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不妨从公务接待制度开刀。众所周知,当今的公务接待是公务消费、公款浪费的一大祸源,也成了地方各级财政的一大负担。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成了地方领导干部自觉自愿自律自管的“天平”,你轻它就重。为此,必须多管齐下,既要加强部门联动和配合,各级财政部门要主动会同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加强对差旅费和会议费管理;也要规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运行,加强对各级各地官员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等方面的教育和锤炼,净化官场生态和政治土壤。或许如此才能杜绝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用规定管住吃喝这张嘴。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