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基层工作变成“开会、发文和照相”

[ 作者:长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6 录入:吴玲香 ]

“一年下来,我们镇光购买填表的纸张和油墨,就花了30多万元。”(2018-04-13 新华网)

一年30多万用于买纸张和油墨,这是什么概念?一个普通工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也不见到能挣到30万,而一个镇政府,一年的油纸钱就达到了这么多,这是一件多么惊悚的事情啊。

前些日子,有篇报道写道:“记者电话采访中部地区某县一位副镇长时,他正在开一个电视电话会。该副镇长告诉记者,他一年开了多少会没仔细数过,但去年4月至今,仅休息了不到10天,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上级开会布置一件事,我们就得抓紧开会、发文;上面要求做好3项工作,到我们这里可能就得部署8项才说明重视,不开会不发文,一旦出问题那就吃不了兜着走。”

从这位镇长的话里,我们不难体会到这层意思:“开会、发文这些过程绝对不能少,就算工作没做好,也不会有大麻烦;相反的,不开会、不发文,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这种将责任摘得干干净净的做法,要的嘛?这种只追求过程,不追求成效,以过程来敷衍上级、逃避责任的行为,要的嘛?如果我们的干部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搞工作,那我们的工作还会什么大的突破。这样的做法是不称职的,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

很多部门单位都把发文、开会作为贯彻上级精神的主要手段,文件也多是些空话、套话,根本不切实际,没有操作性。有的会议也是形式会议,强调的是开了会、照了相,而不是传到了精神与指示,提高了与会人员的认识与觉悟。这样的形式主义,只会助长“假大空”。这样的做法,不但加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也提高了行政成本,以至于出现“一年30多万用于买纸张和油墨”的笑话。

当然,这种心态的产生并不是我们的基层干部的意愿,很大原因是“痕迹化管理”惹的祸,是上级部门的要求。写材料和开会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推行“痕迹化管理”的初衷也是好的,但过犹不及,好的方法被用到了不好的方面,那就有问题了。有些事情,需要开会传达,有些事情并不需要;有些事情只需要发个通知就能传达清楚,就算必须开会,也应该简短说明,长篇大论、假大空的会议是要不得的。

总之,写材料和开会不应成为基层干部的负担,重复繁琐的表格材料更是应该直接弃用,否则,就会出现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也终将导致“敷衍塞责”的现象。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