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工作的同志都会有这样一个烦恼:工作总是做不完,休息时间总在加班,忙忙碌碌却似乎没忙出个所以然来。而这也使得基层工作者没有获得成就感,从而在开展工作时缺少积极性,以致于恶性循环。
经笔者的反复思考,发现存在这种烦恼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工作者太少,且部分人员能力有限,面对上级各单位部门要求的工作任务,只得身兼数职,这也就导致基层工作过于分散杂乱且不规范。我们都知道基层工作是最贴近百姓的工作,常常面对面与百姓接触:百姓有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找镇村干部帮忙解决;上级需要统计数据,也得找镇村干部从百姓处收集核实数据。但现目前很多偏远地区的基层工作者年龄较大,对某些工作要求不明确,不会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机,在上报、整理或存档备份文件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其次有时候A单位要求收集某些数据,过几天B部门也要求收集某些数据,两个单位部门要求收集的数据有重合相似之处,却因为时间差,花费了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做了收集数据或者解释工作。这些都是导致基层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消除基层工作者的烦恼,关键在于以下三点:一是规范基层工作模式。由于基层工作分散杂乱,首先要求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工作日志或者工作台帐,按时梳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展程度和完成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资料分类归档;其次建议上级部门多组织基层工作者参加办公技能培训,学习如何规范有条理工作,提高办公效率。二是各单位部门数据共享。可建立一个内网数据库,各单位部门在收集数据后及时上传,在需要某些数据时首先在数据库里查找,若无法找到,再与相关单位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删繁就简,设计统一的表格,并做好表格填写内容的说明。比如在春季少雨干旱的情况下,水务局会统计各镇村干旱缺水人数情况,农业局会统计各镇村农作物缺水的情况,在收集数据之前,若水务局和农业局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交流,设计发放统一的表格,基层工作者一次性收集完整,极大的减轻了工作量。三是鼓励优秀青年到基层工作。优秀青年的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先进的工作理念,更多的创新意识,政府等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增加工作津贴等方式、政策,吸引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到基层工作。
当工作删繁就简、规范化后,当更多优秀青年到基层工作带去先进理念时,基层的工作就能更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基层工作者的烦恼自然而然就会消失,同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更近一步了。
(作者单位: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