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考核中满意度测评值得商榷

[ 作者:涛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08 录入:吴玲香 ]

一年度的扶贫交叉考核即将拉开序幕,虽然基层干部信心百倍,然而面对贫困户和非贫困的满意度测评,却让基层干部难以解开心中的疾。因为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非贫困户不平衡的心理,难以达到上级的领导的要求,在担心中忐忑不安。

虽然在考核前,各级帮扶干部对照年初的扶贫目标进行了查漏补缺,对非贫困户也进行了走访慰问,在基层干部的关爱中都心存感激。但是面对省级考核组的验收,一些贫困户对兹生了新的要求,这是出自美好生活的愿望。在扶贫工作,虽然各级下力气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由于项目资金的制约,一些“断头路”、季节性缺水问题、掉脚户不通路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加之非贫困户心理失衡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到位,虽做了大量的工作难以抵制其向考核主倾述的情绪,但是面对要求过高的满意度测评,基层干部是很难交上圆满的答卷的。

脱贫攻坚本身就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实践,基层干部在创造地地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政策中,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夯实了产业基础,并构建持续增收致富的路径,虽然达到大多数群众的满意。但是极个别群众不明白,脱贫后帮扶力度不减,责任不脱钩的道理,故在担心中难以向考核组反映实情。因而在县市区的交叉考核中,要进一步创新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扶贫的成效上,而不单一地以满意度论英雄,在为基层干部减压中增强扶贫干部的动力,始终把重心放在脱贫攻坚,而不是在满意度上胶尽脑汁。

脱贫攻坚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对接群众的需求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干部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指示,创造性地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中综合施策,既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脱贫致富产业,运用医疗、教育、社会救助等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在开展开恩教育中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群众的发展内力,综合协调项目,有效解决水电路网建设中存的问题,夯实致富根基。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满意度才能达到群众的要求,上级的满意。

交叉检查考核本身是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压实基层干部的责任,促使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有效地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而不能以满意度论成败,而要以扶贫成效定实绩,把交叉检查作为取长补短的平台,才能促进基层干部始终抓住精准扶贫不偏向,精准发力不错位,才能真正提升群众的脱贫成效。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