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政策与科技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质增速

[ 作者:刘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8 录入:吴玲香 ]

从2003年以来,我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实现了由总量基本平衡到有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摆脱了粮食供给长期不足的窘境。这些成就是依靠什么取得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近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暨我为新甘肃打call”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网络媒体大型主题采访团(临夏——兰州——白银)来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该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杨文雄对采访团记者如是说。(兰州日报 12月13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其不断发展的同时,结构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千年变局”,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模式转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农村变革正在稳步推进。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报道称,甘肃取得粮食生产"十三连丰"成效的背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笔者心服首肯,政策与科技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这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离不开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离不开科技探索创新。

以政策为制度保障,护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同时,配套的政策是其实现的前提保障。把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放在首位,重点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相关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油增速”。不可否认,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是关键,但是科技创新则是粮食丰收的又一重要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现在我们所追求的绿色农业,本质上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集约农业。通过不断创新农业的技术模式,解决缺水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让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广泛实施,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速”。

当然,不管是配套政策的落实,还是科技的探索创新,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加强监管。监管是否有人无条件享受政策之惠、是否有人以科技创新的名义坐地分赃,监管政策是否落到实处、科技创新是否能解决农业难题……通过严格的监管,做到提前防患,针对问题发现一处,查处一处,为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之路扫清障碍,实现改革稳步、大步推进。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社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