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县长管厕所”不是正确打开方式

[ 作者:林照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8 录入:吴玲香 ]

贵州沿河县推行厕所所长制,县长带头当所长。公厕24小时开放,地面干净整洁、洗手池无污垢、所有蹲坑和洗手池均采用感应式冲水器,加装除臭设施,免费提供厕纸、干手机等,还为残疾人设立了单独卫生间,男女厕内还有老年人和儿童专用厕位……沿河城区和旅游景点的大小公厕,环境变好了、服务更完善了,这正是沿河掀起“厕所革命”初显成效的一个缩影。(中国青年网 2017年12月6日)

“给你个官当。啥?厕所所长。”这是读书时期的一个玩笑话。如今,厕所所长真的来了,而且还是县长在当。这并非玩笑话,但却人们群众脸上燃起了满意的笑容。为改变公厕少、设施老旧、卫生质量差,厕所分布不均,管理不到位等现状,解决好百姓如厕难题,贵州沿河的县长带头当起了厕所“总所长”,推行厕所“所长制”,拉开了沿河“厕所革命”的序幕,让群众从小厕所的“革命”中,增强了大民生的获得感。从外部硬件设施建设,到制度机制服务管理建立,沿河县把“厕所革命”做得细致且彻底。“小厕所承载大民生”,这正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有力体现。这场“暖心革命”让沿河县人民群众获得感max,就此而言,应当给这位“厕所革命”“急先锋”一个大大的赞。但这绝非民生工程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调研时就指出,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再作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沿江县县长此举正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决策部署,然而要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情系群众是一回事;人民政府主动作为,主动了解和破解民生难点、痛点又是另一回事。县级,乡镇才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一线“阵地”,理应是找准民生短板最先,解决民生难题最准,创造民生利益最大。而非是总书记说到哪,我们的“革命”才进行到哪。如果事事都需要总书记指示、一把手亲自带头,岂不是没“指示”到的地方将无人问津,难以为续?

诚然,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管理机制,沿河县为“厕所”配套的都是“豪华版装备”,也取得了很好地社会效益。然而这颗加大号的“厕所改革”胜利果实却是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一把手”影响力“灌溉”才长大的。试想习近平总书记若是没作“厕所革命”这项指示,沿河县厕所改革会否做到如此出色,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从此而言,给予沿河县“当厕革命”的点赞似乎又该缩小一号。

民生工程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也不可能面面“俱道”,每作指示。由联系人民群众最近的县级人民政府、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真正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群众放到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主动做出民生实绩向习近平总书记和人民群众汇报,让习近平总书记和人民群众点赞。这样才是做好民生工程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惠民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