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催化剂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4 录入:实习编辑 ]

“公路、步道建好了,酒店这些配套设施也有了,游客越来越多,往后我们村不会再穷了。”11月25日中午,凌云县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又一波客人,浩坤村游船驾驶员劳可团喜笑颜开。(11月27日  广西日报)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同城市依旧存在较大差距,成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短板。在一些地区的乡村,即使人口在缓慢增长,但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家乡去往城市,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活力越来越小。为改变现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在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意义深远、深得民心。

“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关系到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极大提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标准和要求,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长期政策支持,同时也为中国农村人口描绘出了一幅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因此,“乡村振兴”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催化剂。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良好生态是优势,更是财富。通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础环境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向美好乡村转变。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坚持把农村像城市一样投入、建设、管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旅游热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释放出巨大的民生效应和经济效益,真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工作中,坚持让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增收致富,无疑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因此,各级政府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现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加大扶持力度,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改变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同时,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规划设计和统筹安排,将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努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