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5年时间,白泥村的贫困户从当初的400多户下降到现在的11户,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000元出头增长到了去年底的6053元(人民日报 11月14号)
根据十九大报告,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绝无退路。
精准扶贫需做好政策帮扶。“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实行结对帮扶制度,采取“1+1”(即1名镇干部、1名村干部)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强化产业增收,实施危房改造,实施扶贫助学,实施民政兜底和医疗救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这些都是都是必不可少的。
精准扶贫需做到因地制宜。以往的扶贫,一股脑将政策实施给贫困户,并没有摸排调查贫困户们到底需要什么,如在水源贫瘠地区鼓动贫困户种植水稻之类事也有出现。因此,帮扶人员需要了解当地和被帮扶者的具体情况,量身打造一套切合实际的帮扶方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贫困对象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对一部分有增收发展项目、有贷款意愿、信用良好的贫困户,农商行分理处要主动服务,积极帮助对象获得金融产业扶贫贷款,支持贫困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对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鼓励其将土地向种养大户或合作组织流转,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切记做出急功近利的行为。
精准扶贫需提升贫困户思想觉悟。党和政府不遗余力的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但有的困难户从内心深处对于改变处境没有较多欲望。贫困户应从思想觉悟进行转变,提升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做到主动询问,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迈开步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只要路子选的对,贫困的帽子甩得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