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自去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实行14年免费教育以来,云南多县也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加大了对极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中国青年报》10月11日)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这曾经是农村寒门子弟坚定不移格守的信条,也曾鼓舞着无数寒门子弟“跃出龙门”,打破阶层固化。然而,在近十多年中,这一信条却屡受挑战与质疑。曾记否,几年前,一个教师的帖子:“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像一枚重级炮弹震动了国内媒体,引来了一场巨大热议,旋尔一篇《寒门难再出贵子》更是掀起一场飓风,把热议推向了高潮。也难怪,高考资源的不均衡以及很多农村子弟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承担学费而放弃高考,从而也导致了其他的向上通道也越来越窄。“寒门难再出贵子”——真切反映了当前东西部(城乡)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不公的问题。
针对上述这一问题,国家出台帮扶政策——十三五国家蓝图契合民众关切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寒门子弟免费读。全国各地更是针对农村学生上大学难、上重点大学更难的现象,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增加农村学生上大学特别是上重点大学的比例,维护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魔咒”,帮寒门学子圆重点大学梦,因此说“云南多县也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加大了对极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完全是贯彻了“十三五国家蓝图”,把教育的脱贫攻坚落到实处,可以说云南走在全国的前列,值得肯定和点赞。
农村教育的落后,“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诸多,但归根结蒂还是经济发展滞后,云南对寒门子弟进行教育扶贫,让他们能免费上高中,这确实是精准扶贫的体现。当然,全国各地需要教育扶贫的地方很多,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坚定不移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还要继续在改革教育体制、完善相关制度上下功夫,想法子、出实招促进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这样才能早日破解“寒门难再出贵子”的魔咒,实现“山沟沟里凤凰频飞”的美妙之景。
(作者简介:林日新,系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