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秸秆禁燃仅靠重罚还不够

[ 作者:吕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30 录入:吴玲香 ]

河南省26日公布了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化方案,其中规定坚持秸秆焚烧约谈问责制度,发现一个秸秆焚烧火点,扣罚县财政50万元,持续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努力实现全省秋收“零火点”目标。(新华社 9月27日)

对发现秸秆禁烧火点施以重罚,加大问责力度,其目的是让相关责任部门高度重视,形成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努力实现全面禁燃目标,着力改善大气环境和农业生态,维护老百姓身体健康和公共安全。

重罚之下,必有成效吗?该《方案》出台后,县级人民政府必然会将禁燃秸秆的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基层一线干部也将严防死守,围绕秸秆禁烧工作埋头苦干。但是年复一年,秸秆禁烧仍然屡禁不绝,真的只是相关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罚款力度不够的缘故吗?

反思之余,让我们分析一下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从认识上来看,虽然每年都在宣传焚烧秸秆对土壤和环境的危害,但是有部分农民还是固执地认为秸秆灰可以增加肥力;从效益上考虑,搬运秸秆费时费力,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从管理上看,因为群众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仅仅靠少量的基层干部严防死守确有难度。我们可以看到,仅仅依靠加大惩罚力度的手段治理秸秆焚烧并不全面。

“堵疏并举”才是治理秸秆焚烧的良方。首先,转变农民思想是关键,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好经验、好典型,积极转变传统农耕习惯。同时,拓展秸秆利用出路、提高综合利用率是重点,政府要想办法帮助其找到秸秆处理出路,降低其处理成本,并给予相关农民和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切实解决好农民处理秸秆的后顾之忧。再者,落实责任是保障,将行政管理手段和法治手段同步推进,落实基层政府管理职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环保等执法和监管部门职责,加大巡查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焚烧秸秆者依法进行处理。

只有有堵有疏、刚柔并济、标本兼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秸秆之火方能扑灭。

(作者单位: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